中国传统文化与修身
【内容提要】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三教在修心养性方面各有优长。中国文化的核心应该就是“阴阳”。 能够掌握阴阳,就掌握了“道”,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阴阳和谐”,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寻求修身的方法,你会发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殊途同归。以不同方式的说教达最终达到“率性为之道”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修身
【个人简介】朱陆兵,安徽省宣城市人,1972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95年起从事教育工作 。
【正文】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三教在修心养性方面各有优长。儒释道关于“修道为之教”只不过教的方式不同罢了,儒家讲究“教”化,
道家讲究“点”化 ,佛家讲究“度”化。三教殊途同归,
一、中国文化的根
如果我们要追溯中国文化的根的话,应该追溯到我们最老的老祖先,那就是传说中的伏羲跟女娲。传说女娲画了阴阳鱼、太极图,伏羲画八卦,。它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一切方面。一直到今天,这两个符号所含的神秘内容,我们还不能完全解读。
图一:女娲画了阴阳鱼(引用百度) 图二:伏羲画八卦(引用百度)
图三:两者合二为一(引用百度)
阴阳鱼是指太极图中间的部分,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这种广为人知的太极图,其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因而被习称为“阴阳鱼太极图”。用《十翼》里的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文化的核心应该就是“阴阳”。 能够掌握阴阳,就掌握了“道”,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阴阳和谐”,因为阴阳表现在一切方面——自然界有阴阳,人的内心有阴阳,人的性别有阴阳,一切东西都有阴阳。
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原始资料来源为西周的易经,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易经》记录“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阐述 掌握阴阳,就掌握了“道”的理念。
《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易学经过周文王的发挥,才成为一家之学。《周易》
是世界文化史的轴心时代唯一一本符号+文字共同构成的书;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是唯一一部儒释道家共同信奉的典籍。所以研究中国传统与文化,应以《易经》为根本,贯穿儒家、佛家(释)、道家。并以“知道、明道、守道”为目标。固有云:易贯儒释道,道统天地生。
二、道性文化
1、 道
据象形字典解释,“道”是“导”(導)的本字。道,金文(行,四通的大路)
(首,代表观察、思考、选择)(止,行走),表示在叉路口帮助迷路者领路。有的金文
加“又”(抓),表示拉住迷路者的手引路。这样的东西叫做“道”。
根据《易传》记载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是使这两种力量得到和谐。 我们尽头讲和谐社会,实际上也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这种阴阳和谐的精神。儒释道三教对“道”的诠释可概况为:儒家 追求“内道外儒”,道家希望“内圣外王”佛教研修“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2、性
心性的“性”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解释:“性,心中之阳气也。”就我们人心当中的“阳”,正面的那一面,叫做“性”。《中庸》里面解释:“天命之谓性。”就是说天所
赋予我们最根本的东西,我们天生带来的最纯真、最根本的东西就叫做“性”。 而我们一般的心理活动,叫做“心”或“人心”。
什么是“道”呢?“率性之谓道”,就是你顺着天生的人性或是心性去修养它,去保持它,这就叫“道”。“修道之谓教”,“教”就是社会教化。什么叫做社会教化呢?就是拿修养心性的功夫去教化社会的全体民众,这个就叫做“教”。这里的“修”就是知道、明道、守道。这里的“教”儒家就是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明德,齐八政以防盈淫;佛家讲苦、集、灭、道四圣谛;道家则倡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三、三教殊途同归
儒释道 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即“率性谓之道”, 只不过“修道为之教”中教的方式不同罢了:儒家讲究“教”化:《论语 宪问》修己以敬,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其价值理念为“仁义道德”;实现的手段为“诗书礼易”。道家讲究“点”化:老子点化阳子居中有云:“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顺自然而无为,则神安体健,背自然而营营,则神乱而体亏”。张良与黄石公的典故也是道家“点”化的范例。佛家讲究“度”化,即摆渡,引导的意思。在《般若波罗蜜心经》中就有“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娑婆诃”。《金刚萨埵百字明》中也有相关的描述。
1、儒家:
儒家谈心性,它集中表现在《中庸》里的一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这两个字就是阴阳调和,也就是“道”。
《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是什么意思呢?前面的“明”是动词,“明德”就是我们人性里面本来具有的光明的那一面,我们人性里面具有阴暗面,具有光明面,发现光明的一面叫“明”。“明”有发现、发扬的意思,发现以后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明德”就是“率性”。 这种“明明德”的功夫每天都要做、每天都有进步。怎么做呢?“在亲民”,“亲”是什么意思呢,“亲”是“新”字的借用字,因为在篆字里面,“亲”和“新”经常写做一样的。“亲民”的意思,就是“君子日新”,就是一个君子应该是每天都修养自己,每天都换一个人,每天都有进步,这叫做“又新日新”。然后达到什么境界呢?“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善的极点,就是把自己人性里面善的、光明的那一面发挥到极点。君子如何修身达到“率性”直至“达道“?
第一个,“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公孙丑》“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憟惕恻隐之心”。比如看到小孩掉到井里边去,生起恻隐之心,想把他救出来,或者喊别人来救,这是人所本有的一个本性。《楚辞 刘向》“外仿徨而游贤兮,内恻隐而含哀”。其表达了对受苦受难的人的同情与不忍。它再发展就是“仁”了。“仁”的意思是“爱人”,关爱别人。
第二,“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人知道羞耻,儒家认为、基督教也认为,这是人跟动物、禽兽的一个重大的区别。所有的动物都是不知道羞耻的,只有人这种动物知道羞耻。《荀子》有云:“人不知耻,乃不能成人”;黑格尔讲过“具有羞耻之心是人与动物的区别”;顾炎武老先生认为“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上升到国家君主士大夫层面,“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人常怀羞恶之心,不仅可正身,养浩然之气,且课明察而知进取,成千秋之伟业。而且它是“义之端”。“义”是什么意思呢,“义”就是合理,讲道理、合理,这种心发展就是“义”。
第三,是“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之心”就是跟别人相处的时候,能够礼让别人、能够讲礼节,这是礼节的端。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辞让之心如明珠散发的光芒,
孔融让梨、管仲与鲍叔牙的历史典故比比皆是。
第四,“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天生有一种能够明辨是非的心理功能,这种功能就是“智”,“智”就是智慧。《孟子 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对于为善也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王明阳:“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故有《聊斋》篇中有“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论断。另外我们在明辨是非是要把握
我们把这四端(孟子认为这是人的本性里面所具有的)通过“明明德”的功夫把它发扬光大,就变成了“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为什么叫做“常”呢?就是说这五种道德准则,是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是正确的。我们今天检讨,确实是这样。在今天看来,这“五常”确实是应该肯定的、最根本的伦理准则。
2、佛家
人与生俱来的心为之“天性”,但是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就染上了贪嗔痴,故不能”率性为之道”。贪嗔痴语出《悟性论》。贪婪、生气、愚笨是人性的弱点。佛曰: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所以《增一阿含经》说“意念不错乱,以无尘垢碍”,“应答识无形,无量自有光”,“心恼故众生恼,心静故众生静”如何做到“无量自有光”呢?
佛教修身的观点体现在《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一种精神,即“四无量心观”,就是把人心里边善的四种最重要的心理功能,就是“慈、悲、喜、舍”四种,通过体
会,然后扩充,通过这种功夫来改造自己的心理结构。把具有很多恶的心理结构,改造成善性非常大的心理结构。正好跟《大学》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精神是一样的。
第一、“慈”相当于儒家的“仁”,它是对别人快乐的一种感受。通过心理学所讲的“通情”,就是体会到别人的快乐,希望别人快乐、为别人而快乐,这叫做“慈”。佛曰:“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则为魔法”。
第二、“悲”就是体会到别人的痛苦,产生一种同情、解救别人痛苦的心,就叫做“悲”。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有一对联:“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都是“悲”的体现。
第三、“喜”就是看到别人成功,为别人高兴,就是我为您高兴、为您快乐,这种叫做“喜”,它跟嫉妒正好是相反的。“喜”的对立面是“嫉妒”, 离骚中有句云:“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琢谓余以善淫”。嫉妒对人的身心危害巨大,孙膑与庞涓、李斯与韩非的历史典故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四、“舍”就是舍弃自己的所有,给予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这种叫“舍”。“舍”的另一种意思,相当于现在所讲的放下、放松,它是指心非常放松的一种状态,佛教认为这是最佳的心理状态,人在这个时候是最快乐的。《老子》讲万物舍此而求胜。泰戈尔说过:“当鸟翼系上黄金,就再也飞不远了”。人生最难的是放不下。“人生如茶,空杯以对”就是我们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
通过“慈、悲、喜、舍”,先是 “慈无量心”观,推亲及人,经过这样的改造,你就会对普天下的人都怀有慈心,凶恶的心慢慢就没有了。也就有神秀的“菩提本是树,明镜
亦为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达到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境界。
3、道家
道家关于心性论所探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人的本性、本心、精神追求及精神修养的问题。《十翼》里边的心性论,要比儒家“大学之道”更高一点,它表现为这一句话:“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道教认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道”的演化,“道”是永恒存在的;坚持修道——积累功德和修炼形体,就可安神固体,与“道”合一,长生久视。
为了突出“心”在道教修炼中的重要作用,道教学者首先把“心”与“道”沟通起来,把“心”界定为“道”的内涵,宣扬“心为道本”的思想。王玄览把“道”归结为“四句”:“有、无、非有非无,非舍有无”,并说:“一切万物各有四句,四句之中,各有其心。心心不异,通之为一,故名大一。” 王玄览还宣扬宇宙万物都是心识的变现:“十方所有物,并是一识知。” 这里的“心”其实就是“性”的回归。其“十方所有物,并是一识知。”于佛教公案“心动与幡动”如出一辙。
由于道家崇尚幽居的田园生活,以求抛弃一切俗念和争执,超旷出世、知足保和等思想提供了在命运多舛的现实中自我调节的方法。所以林语堂先生才说:“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这是“出世”思想,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是消极以至颓废的。然庄子所倡导者,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不管深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一如既往而积极进取。对于自己所遭受的一切,对于名利、荣辱,均能采取超越的立场,采取达观的态度,以一种放得下的胸怀来对待一切,得而不喜,丧而不忧,以精神自由为最高追求,是值得我们每个人
学习和修养的。
在庄子看来,世间之一切,本无是非、大小的差分,因为有了“成心”,即有了主观上的偏见,方才见出差分。《庄子 秋水》有云:“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现代社会道家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这是是道家的养生处世之道。其所倡导的自由而恬淡的精神生活,所追求人的自由、自主与超越,人与外在自然之和谐,人与人之间之和睦,人的精神生活之和适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缺乏。
【参考文献】
[1]魏征等:《群书治要》,团结出版社2012年版 。
[2]南怀谨:《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饶尚宽:《老子》中华书局2006年版。
[4]无 名:《般若波罗蜜心经》2009年版。
[5]昙摩难提:《增一阿含经》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2 年版。
[6]慧 能:《坛经》中华书局2012年版。
[7]韩 强:《儒家心性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