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022-07-10 来源:独旅网
2021- 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课时过关培优小训练

九年级下册语文

班级 姓名 第三单元

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

一、基础 累积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嗜.学(shì) 逾.约(yú) 叱咄.(duō) B.皲.

裂(jūn) 媵.人(yìng) 加冠.(guàn) C.烨.然(yè) 绮.绣(qǐ) 缊.袍(yùn) D.容臭.(chòu) 冻馁.(něi) 拜谒.(yè)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无从致书.以观 (2)不敢稍逾.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未尝稍降辞色.. (5)腰.白玉之环 (6)烨.然若神人

(7)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8)言和而色夷.

3.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

负箧.曳屣(xiá) 俟.

其欣悦(sì) 持汤沃.灌(wò) 以衾.拥覆(qīn)

4.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衾拥覆 以中有足乐者 ..B.当余之从师也 无鲜肥滋味之享 ..C.今诸生学于太学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D.足肤皲裂而不知 言和而色夷 ..5. 默写。

(1)余立侍左右, ,俯身倾耳以请。 (2) ,言和而色夷。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 , , ”,这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

(4)《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

(5)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认为诸生“业有不精、德有不成”的重要原因是“ ”。

6. 下列对文中相关语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文:抄写完毕,跑着送还借的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理解:由于家境贫困,宋濂只能向他人借书来抄录阅读,因为“藏书之家”催促归还,所以宋濂只得赶紧抄完送还,本句重在表现宋濂的诚实守信美德,不让“藏书之家”催促太久。本句也表现宋濂的勤奋刻苦。 B.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译文:(我)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理解:宋濂自幼就热爱学习,长大成人后,学习的愿望更加热切,所以之后才会劳苦奔波,去百里之外向“先达”请教学习。本句重在表现宋濂对

学习的热爱。

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文: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只略微有一点羡慕的意思。

理解:宋濂把学习看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和衣着华美的“同舍生”相比,穿得很破旧,但他也没觉得自己特别辛苦。本句重在表现宋濂对学习的热爱,只要能学习,物质条件的艰苦不在他的关注中。 7.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3分)

(1).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常常手抄借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叱咄,表情更恭敬,礼节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处在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D.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2). 宋濂求学如此艰难,但他为何没有放弃?结合文中句子,说说你的理解。(3分)

(3). 结合课文相关语段,发挥想象,描写一个宋濂还书的片段。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4) 与当年作者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苦乐观。(4分)

(5.) [2020湖州中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位同学线上学习《送东阳马生序》。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4分)

(1)学习时,他发现了文中“加冠”“耄老”等专门用来指代年龄或年龄段的词语,于是联想到下面的词语。不能归入这一类的一项是(2分)( ) A.始龀(“始龀,跳往助之”《愚公移山》) B.垂髫(“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C.多髯(“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感佩之余,他觉得下面这副对联能概括宋濂其人,但他区分不出上下联。你认为上联是 ,下联是 。(填字母)(2分) A.厚实养德世称贤 B.勤艰求学书为上

二、阅读训练.

[2021河南驻马店平舆期中]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10分)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未尝稍降辞色 辞色:( )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 )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3. 语段中对“穷冬”“烈风”“大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4. 古人求学,尤重勤学苦读。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和两则链接材料,说说勤学苦读在宋濂、刘绮、朱詹、张溥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4分)

【链接材料一】

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①,照雪②聚萤,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孝元初出会稽,精选寮寀③。绮以才华,殊蒙礼遇。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④,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犹不废业,卒成学士。 (节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 ①投斧:文党本为樵夫,为了求学遂抛弃了砍柴的工具。②照雪:东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③寮寀(liáo cǎi):官舍,此处用以代称“官吏”。④爨(cuàn):烧火煮饭。 【链接材料二】

溥①幼嗜学, 所读书必手钞②,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节选自《明史》)

【注】 ①溥:张溥,明末文学家。②钞:后来写作“抄”。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C A项,“箧”应读“qiè”。B项,“冠”应读“guān”。D项,“臭”应读“xiù”。 2.(1)得到 (2)超过 (3)担忧 (4)言辞和脸色 (5)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6)光彩鲜明的样子 (7)给予,赠送 (8)平易

3.(1)询问;资质禀赋 (2)周到;到,到达 (3)学说;说,谈论 (4)特意;所以

4.C A项,介词,用/介词,因为。B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C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在”的意思。D项,连词,表转折,但是,却/连词,表并列。

5.(1)援疑质理 (2)与之论辨 (3)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 (4)略无慕艳意 (5)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6.B A项,“因为‘藏书之家’催促归还”理解有误。“不敢稍逾约”表明宋濂和“藏书之家”之间有约定的归还期限,宋濂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C项,“只略微有一点羡慕的意思”翻译错误。“略无慕艳意”指毫无羡慕的意思。

7. (1).C C项,处在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毫无羡慕之意,足见“我”求学之“乐”。 (2)【答案示例】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宋濂心中有他认为最快乐的事情——读书、学习,其他的他都不在意。他以学为乐,学习中的苦自然就算不上什么了。(3分)

【解题思路】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文章可知,宋濂求学如此艰难,但他没有放弃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然后用自己的话把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出来即可。

(3)【答案示例】 在一个呵气成冰的早晨,宋濂迎着刺骨的寒风一路跑去借书人家还书。他那被冻得像胡萝卜一样的手紧紧攥着书,寒风中,他奋力摆动着双臂,向前奔跑。(意思对即可。“走”的意思描述正确1分,修辞手法1分,语言连贯1分。共3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画面描述。解答本题,要根据题干要求找到课文中描写宋濂还书的句子,如“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描述时,要理解句子大意,抓住关键词发挥想象进行描写。注意“走”在这里是“跑”的意思。此外,还应注意题干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的要求。

(4)【答案示例】 优越的地方:吃穿无忧,有国家、学校、家长、老师的全力支持, 设备先进,资源丰富,信息灵通等。(2分)应树立的苦乐观: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2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深入理解与探究。首先通读文章,从文中相关语句概括出当年作者的学习条件:读书难、求师难、旅途难、生活难。然后与此相比,写出今天自己的优越地方,据此得出现代中学生应树立的苦乐观。

(5) C “多髯”不用来指代年龄或年龄段。

B A(每空1分) 二、阅读训练

1.(1)言辞和脸色 (2)等待(每空1分)

2.(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2分。关键词:逆旅、再食)

3.【答案示例】 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通过写恶劣的环境,从侧面烘托作者从师求学的路途之艰。(2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结合语境,分析描写方法及其作用。从文中“穷冬”“烈风”“大雪”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侧面表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突出他不怕吃苦

的求学精神。

4.【答案示例】 宋濂:深冬负箧曳屣去求师,不与他人攀比,一心向学。(1分)

刘绮:无钱购买灯烛,买荻草折之,照明夜读。(1分) 朱詹:吞纸充饥,抱犬取暖,仍然不荒废学业。(1分) 张溥:读书时先手抄,再朗诵,反复六七次。(1分)

【解题思路】 作答本题,需通读选文和两则链接材料,理解文章大意,然后分别从中找出表现宋濂、刘绮、朱詹、张溥勤学苦读的内容,进行整合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链接材料一】

古代人勤于学习,有用锥刺腿的,有求学投斧的,有利用雪光读书的,有聚萤火虫而苦读的,他们都是专心勤学的榜样。梁朝彭城的刘绮,是交州刺史刘勃的孙子,从小死了父亲,家境贫寒,没有钱购买灯烛,就买来荻草把它的茎折成尺把长,点燃后照明夜读。梁元帝在任会稽太守时,精心选拔官吏。刘绮凭借才华,很受尊重。义阳的朱詹,祖居江陵,后来到了扬都,他十分勤学,家中贫穷没有钱,有时连续几天都不能生火煮饭,就经常吞食废纸充饥。天冷没有被盖,就抱着狗睡觉,尽管如此,他依旧没有荒废学业,终于成为学士。 【链接材料二】

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张溥作诗和写文章非常快。各方来索取的,(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马上就完成,因为这样(张

溥)的名声在当时很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