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
4.4施工用水、用电及通讯 ..........................................................................................11 4.4.1施工用电 ................................................................................................................11 4.4.2施工、生活用水 ...................................................................................................12 4.4.3施工通讯 ................................................................................................................12 4.5主要施工机械 ...........................................................................................................12 5.总体施工方案及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工艺 ........................ 13 5.1总体施工方案 ...........................................................................................................13 5.1.1桩基施工 ................................................................................................................13 5.1.2承台施工 ................................................................................................................14 5.1.3 墩身施工 ...............................................................................................................14 5.1.4桥台施工 ................................................................................................................14 5.2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工艺 ..................................................................................14 5.2.1桩基施工 ................................................................................................................14 5.2.2承台施工 ................................................................................................................24 5.2.3墩身施工 ................................................................................................................30 5.2.4附属工程施工 .......................................................................................................34 5.2.5综合接地系统 .......................................................................................................35 5.2.6沉降观测 ................................................................................................................36 6. 施工进度计划 ............................................................................................................38
- II -
6.1总工期安排 ...............................................................................................................38 6.2各分部工程进度计划 ..............................................................................................38 6.3本桥资金使用计划...................................................................................................40 7. 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 40 7.1工期目标 ...................................................................................................................40 7.2工期保证措施 ...........................................................................................................42 7.2.1组织保证措施 .......................................................................................................42 7.2.2制度保证措施 .......................................................................................................42 7.2.3技术保证措施 .......................................................................................................43 7.2.4物资保证措施 .......................................................................................................43 7.2.5后勤保证措施 .......................................................................................................44 8. 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44 8.1质量目标 ...................................................................................................................44 8.2质量体系组织机构...................................................................................................45 8.2.1质量保证体系 .......................................................................................................45 8.2.2质量体系组织机构设置 .......................................................................................46 8.3质量保证措施 ...........................................................................................................48 8.4质量管理制度 ...........................................................................................................48 8.4.1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48
- III -
8.4.2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49 8.4.3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50 8.4.4试验检验、质量检查、申报、验收制 ..............................................................51 8.4.5 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 ......................................................................................53 8.4.6 特殊工种、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54 8.4.7 质量责任制、质量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 ................................................55 8.4.8 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及工艺试验制度 .................................................................60 8.4.9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61 8.4.10 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62 9、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63 9.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63 9.2 安全保证体系 ..........................................................................................................64 9.2.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64 9.2.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64 9.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67 9.3.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 .......................................................................................67 9.3.2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67 9.3.3 加强现场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68 9.3.4 安全生产检查 ......................................................................................................68
- IV -
9.3.5 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69 9.3.6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69 9.3.7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70 9.4 其他安全措施 ..........................................................................................................71 10. 环境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73 10.1环境管理目标 ........................................................................................................73 10.2环境管理保证体系 ................................................................................................75 10.3环境管理保证措施 ................................................................................................76 10.3.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76 10.3.2组织保证措施 .....................................................................................................76 11.文物保护措施 .................................................. 77 12. 临时工程的使用与恢复 ......................................... 78
- V -
长江大桥实施性 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法律、规范、验标、施工指南和铁道部最新规章制度等;
(2)京沪铁路长江大桥相关设计图纸; (3)京沪铁路长江大桥工程地质资料;
(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6)京沪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做好2010年一季度重点工作的通知》(京沪综发[2010]24号)及上海铁路局颁发的工厂化生产指导意见(上海铁建函[2010]170号);
(7)温福、石武、京沪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研究机试验成果;
- 2 -
(8) 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9)《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2.编制原则
(1)响应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以及投标文件组成内容、格式等要求编制,使招标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障。
(2)遵循设计图纸的原则。认真阅读核对设计文件,理解设计意图,严格按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设计原则编制,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3)遵循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编制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4)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确保施工安全。
(5)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体现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6)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本桥工程特点,从实际出发、科学组织、均衡施工,达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
(7)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认真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方针,编制施工方案和工艺方法必须结合现场环境条件,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水土流失。
- 3 -
(8)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现场建立完善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确保三大标准体系在本项目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表
3.1工程简介
长江大桥中心里程DK126+547.215,里程桩号DK126+361.06-DK126+733.37,全长372.31m,共有墩台12个,全桥布置为11跨31.5m简支梁,全桥采用圆端形墩;桥台采用矩形空心台;全桥墩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简支箱梁的固定支座设在每孔梁的南京端,南京台~7#墩之间的简支梁采用PZ4500型支座,7#墩~安庆台之间的简支梁采用PZ5000型支座。
该桥采用圆端形实体墩、矩形空心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承台均为矩形实体承台,其中1#-10#墩承台结构尺寸为10.08×4.8×2.0m,南京台、安庆台承台结构尺寸为9.90×8.1×2.0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墩台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该桥桩基均为φ100cm,最大桩长为21.5m,全桥共计钻孔桩98根,南京台与安庆台钻孔桩基础各9根,1#-10#墩钻孔桩基础各8根。该桥混凝土量为C30:2545.8方;C35:1493.55方;C50:22.2方。 3.2水文、地质及气象 3.2.1水文
地表水为河沟水施工期间水塘深约为1.5m,地表水无侵蚀性;地下水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埋深约为0.8-1.8m。
- 4 -
按照铁建设【2005】157号文《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标准判定:地下水无侵蚀性,无氯岩侵蚀。 3.2.2工程地质
3.2.2.1地形地貌
本桥位于坳谷区,地势平坦开阔,沿线多僻为农田,桥址两端为岗地,沿线有光缆专用线,交通较为便利。
3.2.2.2地层岩性及物理力学特征
根据勘察钻孔揭露,按地层时代、成因及岩石特征等将桥址区岩土层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编号为(1)-(3)。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结构及特征从上至下按地层由新至老具体分述如下表:
岩土施时代成因 地层编号 岩土名称 岩土状工工程态 分级 粉质a1p1Q4 (1)1 基本承载力 褐黄色、表层0.3m为种植土,描述 硬塑 黏土 Ⅱ 150 含植物根系。 (2)1 黏土 粗圆硬塑 中密、饱Ⅱ 200 褐黄色 粒径20-120m含量约55%,间Q3a1 (2)2 Ⅲ 砾土 泥质强风化-和 350 隙充填黏性土及砂质。 紫红色、棕红色,裂隙发育,岩Ⅳ 400 芯破碎,呈碎块状,少量短柱状 (3)2 粉砂弱风化 岩 T3h (3)3 泥质弱风化 Ⅳ 600 色红色、棕红色,泥质较发育,- 5 -
粉砂岩 岩芯较完整,呈柱状,长柱状 3.2.2.3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3.2.3气象情况
该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显著,气候温和,梅雨集中,阳光充足,无霜期长,降雨丰沛集中。
区内降水季节性强,5-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60%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1053mm,最大日降雨1895.5mm,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都会出现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的梅雨天气,梅雨期一般维持23天,最长达43天。
多年平均气温15.6℃。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41.1℃、-13℃;一年中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8.2℃,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2.7℃.
季风气候明显,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春秋两季多偏东风,年平均风速3.3m/s,年平均最大风速24.3m/s。
3.3主要工程数量表
本桥下部结构主要工程数量详见下表。
序号 1 工程项目名称 桩 基 单位 根 数量 98 备 注 - 6 -
2 5 6 7 8 9 10 基坑开挖土方 承台C30砼 承台HRB335钢筋 墩、台身C35砼 墩、台身Q235钢筋 墩、台身HRB335钢筋 桥台锥体M10浆砌片石 m3 m3 T m3 T T m3 3441 1288.8 55.3 1493.9 13.37 67.2 138.5 4.施工总体规划
4.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分布
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目标的实现,全面履行合同要求,结合本合同段的整体施工进度安排,认真部署,选派曾参与多座铁路桥梁建设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驻现场,专门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此大桥施工组织机构见图。
其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共16人,包括:工区长1人,技术负责人1人,质检员2名,安全员2名,技术员2名,材料员1名,试验员2名,测量管理2名,测量员3名。
队伍布设主要分为3个作业班组:
钻孔班:钻孔桩的施工,设工班长1名,物资后勤1名,安全、质检员1名;
下部结构工班:负责承台及墩台身的施工,设工班长1名,物资后勤1名,安全、质检员1名;
钢筋工班:负责本桥的钢筋加工,设工班长1名,物资后勤1
- 7 -
名,安全、质检员1名。
4.2总体布局及施工统筹 4.2.1钢筋加工场
桩基及下部结构钢筋加工场设置在DK125+000附近,面积大小约为60×90m;钢筋场地面加工区硬化采用20cm厚的C25砼,生活区场地硬化采用12cm厚的混凝土。 4.2.2混凝土供应
混凝土由中国路桥京沪铁路3-1#拌合站集中拌制,搅拌车运输到浇筑现场,采用泵送法或吊车辅助料斗进行混凝土施工。 4.2.3技术准备
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相关施工规范、工艺流程及标准、客专线施工质量、安全规程,高性能混凝土、路基施工技术要求以及学习和研究长江大桥设计图纸。
- 8 -
4.2.4施工测量
对本桥范围内的控制点进行加密、测量,并将测量结果报监理审核。对长江大桥钻孔桩、承台、墩身的控制测量数据进行了计算,已交监理工程师审批,用于施工测量放样。
为了保证本桥的施工测量、沉降观测工作,成立专职测量小组,配置测量人员如下:
序号 1 2 3 4 5 姓名 李化洗 郭明阳 张立兵 郑龙飞 黄群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职务(工种) 测量组长 测量员 测量员 测量员 测量员 备注 4.2.5相关单位协调
积极主动的与建设单位、设计院、监理及地方骆相关部门等进行勾通,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施工环境。 4.3施工便道
总结前期现场调查情况,结合长江大桥周围的实际地形,长江大桥施工便道拟选择利用乡村既有小路进入,布置在线路右侧。(具体见下图)。
- 9 -
骆冲大桥施工平面布置图 钢筋加工场 (在DK125+000处)南京线路中心线南京台DK126+363.060台尾施工便道1DK126+432.7702DK126+465.4703DK126+498.8704DK126+498.1705施DK126+530.870塘6DK126+563.570工7便DK126+596.2708道DK126+628.9709DK126+661.67010DK126+694.370安庆台DK126+727.120台尾变压器(在DK127+000处)王桥 二工区驻地(离DK128+500处约500m)安庆- 10 -
此桥段新建主干便道约390m,设计便道路面宽度6.0m, 每200m左右(或转弯处)路面宽度加宽至7m,用以车辆交会(转弯处可适当加宽)。单面横坡排水,坡度2%,根据实际地形及防、排洪要求设置排水沟,冲沟地段设置集水井(陡坡较大路段设置分级跌水),并根据实际排水量埋设管涵。便道设30cm厚片石基床,20cm厚稳定碎石路面(不良地质地段采用20cm厚C35混凝土),以满足载重施工车辆顺利通行。便道断面示意如所示。
稳定碎石层厚20cm 片石结构层厚30cm 地 基 土 层 排水沟 排水沟便道断面示意图 便道断面示意图
4.4施工用水、用电及通讯 4.4.1施工用电
长江大桥供电线路采用就近T接地方高压电线路。在线路附近现有的地方高压线路网密集,便于电力的牵引。拟在DK127+000附近各设置一台500KW变压器供此大桥施工用。同时配备1台250KW内燃机发电机组作施工备用电源。按照规范要求全桥架设电力线路,配备配电柜,工地照明及施工用电必须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布置设备,低压动力线不得使用裸露的铜线,电线不得随地拖拉,严禁将电
- 11 -
线缠绕在钢管上。详见:长江大桥施工平面布置图。 计算用电负荷: 碘钨灯
1KW×10=10KW ②冲击式钻机 45KW×10=450KW
500KW变压器能够满足施工。 4.4.2施工、生活用水
长江大桥所经地段,其水质符合饮用标准,可与水务局和此处管理站等单位进行协调,达到直接抽取地下水源和河水作为饮用和施工用水。 4.4.3施工通讯
此大桥施工地点附件通信信号较好,通讯手段采用手机、辅以对讲机等方式,以确保施工通讯通畅。 4.5主要施工机械
主要施工机械见,其它小型设备根据需要配置。
- 12 -
长江大桥施工机械配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设备名称 冲击式钻机 电焊机 钢筋切断机 吊车 挖掘机 装载机 水泵 发电机 泥浆泵 弯曲机 砼运输车 车泵 调直机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型号 CZ-30 ZX7-500 GQ32 25T 200 50 2寸 250KVA 25KVA GW40-1 10m3 37m GJ4-14 数量 9 8 2 1 1 1 9 1 9 2 6 1 1 备注 5.总体施工方案及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工艺 5.1总体施工方案 5.1.1桩基施工
桩基础采用冲击钻机成孔。钢筋笼在加工场内集中制作,本桥桩基最大桩长21.5m,采用一次加工到位汽车吊吊装就位,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连续灌注,一次完成。混凝土由中国路桥京沪铁路3-1#拌合站集中拌合,输送车运至现场,吊车辅助料斗灌注水下混凝土。
- 13 -
5.1.2承台施工
承台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钢筋在钢筋场统一加工,汽车运到现场,人工绑扎,模板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混凝土由中国路桥京沪铁路3-1#拌合站集中拌合,泵送或溜槽入模。水中承台均采用围堰筑岛和钢板桩防护进行施工。 5.1.3 墩身施工
墩身模板采用定制钢模,以“组合合理,互换性好,刚度良好,装拆方便”为原则进行加工制造。墩身模板运至现场必须先进行整体试拼,合格后方能用于施工。模板采用就地分节吊装,节与节通过高强螺丝连接。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泵送入模,墩身混凝土一次性分层、均匀浇筑完成。 5.1.4桥台施工
桥台内模、外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台身分两次浇注到顶,混凝土采用3#-1拌合站集中拌合,泵送入模。墩身混凝土一次性分层、均匀浇筑完成。
5.2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工艺 5.2.1桩基施工
钻孔桩作业施工工艺详见下图。
- 14 -
掏 渣 取 样 第一次清孔 钢筋进场、检验 监 理 验 收 填灌注记录、制作试件 安 放 导 管 第二次清孔、验收 混凝土浇筑 导管制作及水密试验 原材料进场检验、配合比设计 安放钢筋骨架 钢筋骨架制作、验收 测量沉渣厚度 填写钻孔记录 钻机就位、对中校正 钻 孔 成孔检查、验收 桩 位 复 测 泥 浆 制 备 测孔径、孔斜、孔深 平 整 场 地 测 定 孔 位 钢 护 筒 埋 设 复核孔位,监理认可 砼搅拌、输送 成桩、桩身质量检测 下一道工序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1)场地处理和泥浆池布置
原始场地高低不平,不利于钻机的就位和钻孔作业的进行。调配挖机及推土机将场地中墩位处地表土清除,回填部分渣土作为钻机平台,将钻机平台平整并压实。
泥浆池布置在两个墩位的中间位置,约9mx7.5m,方便两个墩位的钻机共同使用,而且易于清渣和泥浆处理以及原地貌恢复。泥浆池
- 15 -
周围用两层钢管围护,刷上红白油漆和悬挂防护网、警示牌以示安全。如下图。
(2)测量定位
平整场地后采用全站仪按设计桩位进行放样,保证桩位准确。并在桩位外设置纵、横向十字线控制桩,确保孔口平面位置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放好轴线后,及时报告监理验线,复核后方可施工。
(3)钢护筒埋设
钢护筒直径根据规范要求比桩直径大40cm,长2m,埋设时筒顶高出地面50cm并留出浆口。护筒安放时要保证平面位置的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护筒埋置完毕并再次校验并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然后填写工序交接单上报。
- 16 -
(4)安放钻机
本桥桩基施工采用冲击钻机。钻机进场后物资设备部牵头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试用,务必保证钻机有良好的性能,能满足施工的需要,必要时进行大检修后,再进入现场作业。
准确放出桩位十字线后,人工开挖并埋设钢护筒。平整、夯实场地后,将钻机利用吊车就位,悬挂钻头,校准钻机位置,人工撬移使其精确就位,水准仪或水平尺测量使机座水平并加以固定。
(5)钻孔作业
钢护筒安装后,即可于作业平台上安装钻孔桩机,钻机安装调试完成后就位,就位前应再次复核桩位是否正确,并用护桩挂设十字线,调整钻机钻头中心对正十字线中心,经监理检查合格后固定钻机,作开孔钻进准备。
一般情况下采用原状土孔内造浆,若孔内泥土不能满足造浆要求,则需向孔内投入黏土或膨润土,利用钻头在护筒内小冲程冲击造浆,待所造泥浆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后,开始钻进。一般表层采用浓泥浆、小冲程、高频率反复冲砸,使孔壁坚实不坍不漏。在上覆淤泥等松散层钻进时,可按1:1投入粘土和小片石(直径不大于15cm),用冲击钻头以小冲程反复冲击,将片石挤入孔壁,必要时重复回填反复冲击2~3次。在通过倾斜岩层或孤石时,投入粘土、片石(其强度不低于被冲击岩面或孤石强度),将倾斜(软弱)面垫平,再用十字型钻头小冲程进行冲击钻进,以防止发生斜孔、坍孔、卡钻等事故。破碎的钻碴部分和泥浆一起被挤进孔壁,大部分经泥浆循环排出孔
- 17 -
外,再经泥浆沉淀池沉淀后,集中外运至弃土场。
由于在施工桩基中,利用钢护筒将水阻隔,防止外界水涌入孔内是确保成孔的关键,因此,必须确保护筒不漏水,应从三方面注意,一是护筒本身不能有洞、眼,接头焊接要密封;二是钢护筒底必须切入粘土层内,若钢护筒底遇倾斜岩面而不能再切入时,可能造成漏水,则可先行用钻头冲击,待孔内岩面被冲击平整后,再将钢护筒下沉切入,有时需反复多次方能止住漏水;三是要保持水头与出浆口齐平,保证孔内水压高于外界;四是埋设护筒时必须采用粘土将护筒外空隙夯填密实。
钻孔作业必须连续不间断进行钻进,同时设专人按要求填写钻孔施工记录表和收集碴样,绘出对应的地质柱状图,并与地质剖面资料相核对,如与设计地质不符,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反映,以便确定是否变更。
钻进过程中,应勤检查钻头状况(直径和钻齿磨损情况),根据检查情况立即补焊钻齿,确保钻头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钻孔作业过程中,必须采用有效方法检查成孔质量。制作比设计孔径小4cm,直线段长度不小于4~6倍设计桩径的钢筋探笼,以检核钻孔质量。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立即进行清孔。为确保钻孔质量,要对孔径、孔深、孔型、倾斜度及孔位中心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并经监理验孔检查合格后, 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清孔的目的是清除钻渣和沉淀层,尽量减少孔底沉淀厚度,防止
- 18 -
桩底存留过厚沉渣而降低桩的承载力,其次,清孔还为控制成桩的数据检测提供便利,使测深正确,灌注顺利进行。本桥设计南京台,1号墩,5号墩桩基为摩擦桩其余为柱桩,浇注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分别不大于20cm和5cm。
为防止由于冲击振动导致邻孔孔壁坍塌或者影响邻孔已浇筑混凝土强度,采取跳孔钻进法进行施工,特殊原因无法跳孔施工应待邻孔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开钻,一般施工顺序为:3-1-4-2、7-5-8-6。施工顺序见下图。
钻孔顺序示意图
- 19 -
(6)桩基钢筋笼施工
桩基钢筋笼于钢筋加工场集中制作,其长度可根据设计长度、起吊能力确定,经自制专用运输拖车通过便道运到相应墩位,采用吊车起吊钢筋笼入孔,当钢筋笼较长时,起吊应采用三点法,并用杉木杆或钢管作加劲骨架绑扎在钢筋笼上,下放钢筋笼时逐步解除绑扎,钢筋笼下放完成后取出加劲杉木杆或钢管。钢筋笼的保护层垫块强度要与桩基混凝土同等级,每截面均匀分布三个且最顶层要安放六个,以保证钢筋笼在孔内有效的定位。
(7)浇筑桩基混凝土
- 20 -
对终孔后验收合格的桩位,要及时浇筑混凝土。钢筋笼孔内安装后进行检查,确认其位置正确,然后安装导管,一般采用直径30cm的导管(导管的安装、强度、泌水性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导管拼装时,每节导管必须密封,以防灌注混凝土时漏水,同时记录所下导管的节数及长度,用以量测浇灌混凝土时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导管安装完成后再利用泥浆泵进行二次清孔,并再次检查孔底沉碴,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后即可安装混凝土进料斗、浇筑混凝土,否则再次清孔至符合规范、设计要求为止。
混凝土浇筑前,需试验室人员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和含气量等项目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用于桩基灌注,否则退回混凝土拌合站。混凝土坍落度在180-220mm,含气量大于2%,扩展度在440-480mm内方可浇筑。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相应墩位,直接浇筑,施工场地复杂,难以满足直接灌注的,可以经混凝土输送泵或车泵泵送入孔。
水下混凝土封底采用砍球法,混凝土初始存量(料斗内)必须满足导管埋入首批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小于1.0m且不大于3m,确保导管底口一次封底成功。在砍球的同时,及时将混凝土连续不断地送入料斗内,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注。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用测锤探测孔内混凝土面高度,及时拆除导管以调整导管埋入深度,将导管埋入深度控制在1~3m范围内。桩顶混凝土超灌控制在高出桩顶1.0m,灌筑过程中设专人认真填写钻孔桩灌注记录表。
- 21 -
桩身混凝土开始灌注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及时量测,准确调整导管在混凝土内的埋入深度,正确指挥提升导管和拆管,提升导管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于孔中心,缓慢提升,防止导管卡、挂钢筋笼。如果卡、挂钢筋笼,则应立即下降导管,并来回转动或锤击,再缓慢提升,重复作业直至解除卡、挂。
桩基混凝土浇灌前,应事先计算每米桩长应灌混凝土量,现场技术员应根据所灌入孔内的混凝土量及时量测,计算预估所需混凝土量,并提前通知混凝土供应有关方。桩身混凝土即将完成前,应勤量测,严格将桩顶混凝土超灌控制在比设计高出1.0m,桩身混凝土浇灌完成后,应用泥浆泵将孔内泥浆抽出并及时回填以防安全。
(8)桩基检查的技术参数
泥浆使用参数
检测项目 相对密度 粘度 含砂率 PH值 开钻前 1.1~1.4 <2% 8~10 钻孔过程中 1.1~1.4 16~22(s) <4% 8~10 清孔后 ≤1.1 17~20(s) <2% 8~10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护筒 项目 顶面位置 倾斜度 - 22 -
允许偏差 50mm 1% 检验方法 测量检查 2 3 孔位中心 倾斜度 50mm 1%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mm) ±10 20 ±3
钻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钢筋骨架直径 主钢筋间距 加强筋间距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 钢筋骨架垂直度 允许偏差 ±100 mm ±20 mm ±0.5d mm ±20 mm ±20 mm 1% 于5处 吊线尺量检查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 尺量 序号 1 2 3 项目 检验方法 受力钢筋全长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径尺寸 尺量检查不少
(9)工艺流程及报检程序
- 23 -
5.2.2承台施工
桩基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即可进行桩头处理。先用手持电锯将桩头在设计桩顶标高高10cm的位置环切,再使用空压机及风镐进行凿除至承台底标高往上20-30cm处,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桩身伸入承台为10cm,剩余的10-20cm为避免机械凿除对伸入承台的桩身混凝土造成开裂、松散、缺角等现象采用全人工凿除,并按要求凿至承台底标高往上10cm处。随后按业主要求对桩基进行低应变检测。检验合格后才能进承台施工工序。
(1)基坑开挖
本桥大部分承台所处位置在水稻田中,采用挖掘机进行放坡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清渣,基础土方除留一部分作为基坑回填用外,其余直接用自卸汽车运到弃碴场。开挖时,注意尽量不要损伤桩头钢筋,接近基底时保留0.2-0.3m,采用人工突击开挖一次到位,以减少对基底的扰动。基底开挖尺寸应考虑工作面及排水要求,一般宽出基础
- 24 -
0.6m左右。坑底高程误差控制在50mm之内。根据本桥地质情况及支护情况,承台的基坑开挖,边坡按1:1考虑。
承台基坑降排水:开挖前首先根据地质资料判断地下水位的标高和地层的含水情况,在基坑内挖集水井配抽水机抽水,确保基坑作业环境;当承台底面标高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或开挖地层有地下潜水时,可采用轻型井点降水。见下图。
基坑开挖完毕用水泵清除积水后,进行桩头凿除,并按设计要求逐根进行桩基检测,长度超过设计规定的,应埋设检测管,以便进行超声波检测。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承台钢筋绑扎。
桩头凿除时,先用手持切割锯在测量班测定的设计标高位置进行环切,且注意切口深度,不得损伤钢筋。然后使用空气压缩机带动风镐和风钻将切口以上钢筋位置的表层混凝土剥落,将钢筋剥离混凝
- 25 -
土。最后在环切口位置单侧使用风钻水平打眼,楔形钻头将桩头分离。这就基本上完成了桩头凿除,等待吊车将其吊出基坑。
待全部桩头吊出基坑以后,清理桩头杂物,使用角磨机按照检测单位的要求打磨直径约为10cm的监测点,监测点要平整、光滑,等待检桩。
检桩合格后,方能进行承台钢筋绑扎。 (2)承台钢筋
承台钢筋是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汽车运输到现场。钢筋绑扎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核对钢筋半成品:应先按设计图纸核对加工的半成品钢筋,对其规格、形状、型号、品种经过检验,然后挂牌堆放好。
②钢筋绑扎:钢筋应按顺序绑扎,一般情况下,先长轴后短轴,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操作时按图纸要求划线、铺铁、穿箍、绑扎,最后成型。
③ 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其接头相互错开,每个搭接接头的长度范围内,搭接钢筋面积不应超过该长度范围内钢筋总面积的1/4。所有受力钢筋和箍筋交接处全绑扎,不得跳扣。
④绑砂浆垫块:钢筋外侧绑扎与承台混凝土同级别的砂浆垫块,且厚度要满足设计要求,以确保保护层的强度和大小。
⑤承台内的接地钢筋按照设计图纸采用不小于直径16mm的圆钢,并与每根桩基的钢筋和承台主筋相连接,且焊接长度不小于20cm,并预埋伸入墩身内的接地钢筋。
- 26 -
⑥应调整好其主筋与桩基主筋的位置。安装成型的钢筋应做到整体稳定、牢固,尺寸、位置、高程符合验收标准。同时还应避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踩踏钢筋。
⑦承台钢筋检查参数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项目 受力钢筋全长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径尺寸 允许偏差±10 20 ±3 尺量 检验方法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受力钢筋排距 同排中受力钢筋间分布钢筋间距 箍筋间距 弯起点位置 钢筋保护层厚度c 允许偏差(mm) ±5 ±10 ±20 绑扎骨架:±20;焊接骨架:±10 30(加工偏差±20,包括在内) C≥35:+10-5;35>c>25::尺量 尺量两端、中检验方法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尺量连续3处 (3)承台模板安装
①承台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其材料质量及结果要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模板要经过打磨处理,并涂刷脱模剂。安装模板时,严格按照测量班测放的承台边线,保证承台的平面位置和尺寸。安装模板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浇筑混凝土前,模型内的积水和
- 27 -
杂物应清理干净。
②模板安装的技术参数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轴线位置 表面平整度 高程 两模板内侧宽度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允许偏差(mm) 15 5 ±20 ±10,-5 2 检验方法 尺量两端、中各一处 尺量连续3处 尺量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预留 孔洞 项目 中心位置 尺寸 允许偏差(mm) 10 +10,0 3 检验方法 尺量 尺量不少于2处 尺量 预埋件中心位置 (3)承台混凝土浇筑 工艺流程及报检程序见下:
- 28 -
①承台混凝土是拌和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至现场,采用混凝土泵或溜槽下料,分层浇筑,每层控制在30cm左右,使用50型振动棒,每次振捣要快插慢拔,且每次要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次的振捣时间不少于20秒且不大于30秒,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一次完成。施工中注意预埋冷却水管,并作好通水冷却工作,以避免出现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差过大,产生过大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开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初次收面要使用木抹子,粗收,待混凝土初凝时,再使用底面光滑的铁抹子将混凝土表面收光。待初凝后立即进行薄膜覆盖,并安排专人洒水养护,做好养护记录。
- 29 -
②承台混凝土施工技术参数
承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项目 尺 寸 顶面高程 轴线偏位 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允许偏差(mm) ±30 ±20 15 ±50 检验方法 尺量长、宽、高各2点 测量5点 测量纵横各2点 尺量各边2处 5.2.3墩身施工
(1)钢筋加工及安装
①墩身钢筋按照设计图所示尺寸,在加工场集中制作,专用拖车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绑扎钢筋前,必须搭设满足作业要求的稳固的双排脚手架。
绑扎钢筋时,先在承台以上一米的位置固定按照墩身尺寸提前制作的模架,再在承台预埋钢筋上按照设计图纸所给的箍筋间距划线,左右两端各一个,前后各两个,一共六个截面,以方便箍筋的绑扎和箍筋间距的控制。绑扎完这一截面后,把模架向上移动1.5m,同样方式绑扎箍筋,以此类推完成墩身箍筋钢筋绑扎。
然后按照设计图纸再安装墩身钢筋的其他拉筋和顶帽的钢筋。 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的相关要求,将接地钢筋连接至墩顶。 ②墩身钢筋加工及安装的技术参数
- 30 -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项目 受力钢筋全长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径尺寸 允许偏差(mm) ±10 20 ±3 尺量 检验方法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受力钢筋排距 同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分布钢筋间距 箍筋间距 弯起点位置 钢筋保护层厚度c 允许偏差(mm) ±5 ±10 ±20 尺量连续3处 绑扎骨架:±20;焊接骨架:±10 30(加工偏差±20,包括在内) C≥35:+10-5;35>c>25::+5-2;c尺量 尺量两端、中间检验方法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2)模板
①本桥桥墩共计10个。设计为为圆端形实体墩,拟加工二套定型钢模,一次浇筑成型。墩身施工工艺流程及报检程序如下:
- 31 -
墩身模板在有钢结构加工资质的厂家定制,其材料质量及结构要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模板进场后要进行现场组拼,必须尺寸合格,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方可投入使用。
模板安装前,要对承台和墩身的混凝土接触面进行凿毛,露出新鲜的混凝土表面,并清理干净。安装完最底一层模板后要对模板顶进行标高测量,以调整模板的水平,防止模型偏位。调整好模板的平面位置后,依次安装至顶。模板与模板之间要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使用合适的垫板,并且不能遗漏和存在旋转不到位的情况,以保证模板安装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模板安装完毕后,要求测量班进行模板校验,这样可以直观的了解模板的偏位情况。如果超出规范要求,必须进行调整;若在允许范围之内,可向监理工程师报检,并及时安排混凝土浇筑。
②墩身模板安装的技术参数
墩台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目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表面平整度 相邻模板错台 空心墩壁厚 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 墩台支撑垫石顶面高程 预埋铁件和预留孔洞 允许偏差±10 3 1 ±3 2 0,-5 5 检验方法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测量检查 经纬仪检查 纵横两向尺量检查 (3)混凝土施工
- 32 -
①按照施工配合比在3-1#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运送到现场,采用泵车将其泵送入模。泵车布料管距浇筑混凝土表面高度控制在2m范围内,混凝土采用对称、水平、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插入式捣固器捣固均匀密实。混凝土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加强各工序施工过程控制,确保墩身混凝土内实外美。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设专人严格按要求进行养护,采用薄膜密闭保湿、保温养护。
墩台支承垫石和墩顶预埋件位置控制应采用模架法固定成型。当浇筑完墩台帽,吊装模架并与墩台顶部控制角钢螺栓连接,精确测量垫石顶标高后,一起浇筑混凝土。浇筑支承垫石混凝土时,注意预留孔的位置。顶帽排水坡在混凝土初凝前应人工 抹平压光。支撑垫石的标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完后及时覆盖,并按时浇水养护。
墩台施工完成后,对全桥进行中线、水平及跨度贯通测量,并用墨线划出各墩台的中心线,支座十字线、梁端线以及锚栓孔的位置。暂时不架梁的锚栓孔、或其他预留孔,应排除积水将孔口封闭。
②墩台混凝土技术参数。
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项 目 墩台前后、左右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空心墩壁厚 桥墩平面扭角 表面平整度 每片混凝土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允许偏差(mm) ±20 ±5 2° 5 3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测量检查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检验方法 - 33 -
每孔混凝土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6 7 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4 0,-10 5 5.2.4附属工程施工
①桥头锥体护坡采用渗水土填筑或按设计填料填筑,分层夯填密实,按设计标高和坡度一次填足并预留沉落量,并每侧适当加宽,待整修边坡时表再把多余土方刷去,严禁填筑宽度不足时帮填;超高部分砌筑时挖除;浆砌片石砌筑在填土基本稳定后施工,坡面要挂线,砌面要平顺,护锥片石下面按规定做碎石反滤层,锥坡表面设泄水孔;护锥与路基之间或地面的连接必须平顺,以利排水,并避免地表水冲刷或渗入锥体造成坍塌。砌筑所有石料、砂浆要符合要求,施工严格按规范执行。
②锥坡砌体质量技术参数。
砌体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项 目 顶面高程 表面平整度 坡 度 厚 度 底面高程 反滤层厚度 允许偏差(mm) ±50 30 不陡于设计要求 不小于设计要求 ±50 不小于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水准尺检查 2m靠尺检查 测量检查 尺量检查 测量检查 尺量检查 - 34 -
5.2.5综合接地系统
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使用功能,客运专线采用综合接地系统。客运专线桥梁利用桥墩做为接地极,用引接线将接地极连接至梁部,并于敷设在电缆槽内的贯通地线连接形成桥梁地段的综合接地系统。
(1)桥梁下部
此特大桥桩基础类型为桩基础。接地的设置规则如下。 墩台均为桩基础,在桩基础中选取一根通长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当单根钢筋长度不够时,作为接地钢筋的基础钢筋焊接长度必须保证单面焊≥10d,双面焊≥5d(d为钢筋直径)。桩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环接,即横向接地钢筋与纵向接地钢筋水平交叉,交叉处采用“L”型交叉焊接;纵向接地钢筋与一根桩基础钢筋垂直交叉,交叉处采用“L”型交叉焊接。桥墩台中设两根接地钢筋(可用桥墩台内不小于φ16mm的结构钢筋)一端与承台底层钢筋网的钢筋焊接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在每个桥墩的墩帽处设两个接地端子;在每个桥墩垂直于线路方向的大里程侧、距地面以下(可设于桥墩台上)200mm处,设一个不锈钢接地端子(水中墩位于设计水位以上1.0m),供测试之用。
(2)综合接地施工要点
a、钢筋间的连接采用搭接焊工艺,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d,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d。
b、桥梁上以及桥梁与桥墩结合处接地钢筋要牢固焊接,保证接
- 35 -
地钢筋各处电气连续性,综合贯通地线上的任意一点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
c、各类接地要进行电阻测试,不符合规定要及时补救,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d、在混凝土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接地钢筋连接完好,各接地电阻满足设计要求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5.2.6沉降观测
1.观测点布置
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需要,需要在桥墩及承台上设置观测标。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连续梁的一联根据联长的大小设置18~28个观测标;特殊结构桥梁根据施工图纸规定设置观测标;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
(1)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每30孔选择1孔设置观测标。其余现浇梁逐孔设置观测标。移动模架施工的梁,对前三孔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支架预设拱度的精度。每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分别设置在支点、跨中;连续梁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三孔一联设置18~28个观测标,四孔一联设置32个观测标,分别在支点、跨中及1/4跨中附近设置;特殊结构桥梁根据施工图纸规定设置观测标。梁体观测标的具体位置待桥面系布置形式明确后另行确定。
(2)每个桥墩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
- 36 -
(3)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承台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4)桥墩观测标的埋设
1)观测点原则上应设在墩身上,数量每墩不少于2处。 2)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1.0m左右;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足4.0m时,桥墩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埋设。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置。桥墩上观测标的具体设置位置见下图:
(5)桥台观测标的埋设
- 37 -
观测点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数量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 6. 施工进度计划 6.1总工期安排
此大桥到2010年10月31日完成全部工程。 6.2各分部工程进度计划
桩基部分2010年5月1日到2010年6月30日。承台部分2010年6月15日到2010年9月30日,墩身部分2010年7月10日到2010年10月31日。详见“长江大桥施工进度横道图”。
- 38 -
中国路桥宁安铁路项目第五标段第三项目部骆冲大桥进度横道图年度项目日期工 期三 月 份四 月 份五 月 份六 月 份七 月 份八 月 份九 月 份十 月 份1/3--31/310/3--20/420/3--20/420/3--25/420/3--25/420/3--25/420/3--25/41/5--15/715/6--30/910/7--31/101、进场a.征地拆迁b.清苗c.场地平整填筑d.机械设备进场f.施工便道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2、钢筋加工区布置3、桩基施工4、承台施工5、墩柱、桥台施工
- 39 -
长江大桥施工进度网络图
6.3本桥资金使用计划
资金情况方面,施工便道16万元,DK130+000钢筋加工厂80万元,钻孔桩基础439.9万元,承台75.7万元,墩台104.4万元,详见附表: 长江大桥资金使用计划表。
7. 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7.1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0年5月1日,竣工日期2010年11月31日。详见“长江大桥施工形象进度图见附表”。
- 40 -
- 41 -
7.2工期保证措施 7.2.1组织保证措施
实行与进度计划挂钩的工资制度,使全体员工的切身经济利益与工期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员工积极性。
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施工,项目部编制年、季、月施工计划,队编制周计划,并按周检查计划执行情况。项目部每半月召开一次施工进度分析会,每月召开一次施工计划会。施工全过程按网络计划管理,确保关健工序按计划进行,若有滞后,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弥补。
配备与施工进度要求相适应,状态良好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周转料具,储备足够的零配件,配备相应数量的维修人员,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保证足够的生产能力,保证施工生产的连续进行。
根据施工计划的要求,编制逐月物资采购计划,抓好材料的采购、储备和供应,保证施工生产有充实的物资作保证,防止发生停工待料。 7.2.2制度保证措施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生产管理小组,施工前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进行工期总规划。施工过程中每月由调度室编制施工生产计划,下发各工区及作业队,逐月按施工计划组织施工,月末25日前由管理小组对施工进度进行收方,检查计划进度完成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措施,确保进度计划按时逐月完成,对于进度的工区及作业队实施奖励;对于连续3月未完成计划任务的工区
- 42 -
及作业队实施处罚,必要时更换工区领导及解退相关作业队。 7.2.3技术保证措施
进一步深入进行施工调查,认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使施组科学、先进、可操作性强。在施工全过程中,实行施工组织的动态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确保施工生产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均衡推进。
合理安排旱季、雨季和冬季的施工项目或工序,最大限度的减少因气候引起的停工损失,并加强雨季运输便道的维修与养护工作。冬雨季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合理组织施工,尽量避免和减小灾害天气对施工造成影响。雨季来临前,疏通基地排水沟,作好防洪措施。 7.2.4物资保证措施
抓好物资设备的采购、储备和供应工作。物资设备管理部负责本工程项目物资设备的采购供应,做到渠道畅通、质量优良、供应及时,以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加强对模型、机械等施工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输、组装、调试等环节的控制,派专业技术人员驻厂,在制造质量上把好关,对每一制造工序逐项验收,避免因返工耽误工期。
对钢材、水泥、砂石等消耗量大的材料,选择两家以上的大厂产品同时供应,防止出现意外而断货。建立充足的仓库和储料场,根据市场情况,提前作好材料储备。
主材及劳动力使用计划见下表:
季度主材及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 43 -
项目 季度 2010年第二季度 2010年第三季度 2010年第三季度 48.9 643 948 269 30 126.7 1853 2735.5 776.4 35 25.9 336.3 496.4 140.9 30 钢筋(t) 主 材 砂(t) 碎石(t) 水泥(t) 劳动力情况(人) 7.2.5后勤保证措施
搞好路地关系。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的联系,取得政府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搞好征地拆迁工作,不留后遗症,为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搞好后勤保障工作。关心员工生活,尽力做好生活物资的供应,开展有益于员工身心健康的工地文化娱乐活动,使参战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8. 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8.1质量目标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落实铁道部、京沪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关质量管理规定,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健全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加强作业层的过程质量自控。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原则,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不留死角,做到按规范操作、按验标检验,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其施工过程或实体工程质量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按照验收标准要求,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
- 44 -
合格率达到100%;
2.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3.杜绝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4.竣工文件资料真实可靠、规范整齐,实现一次验收交接。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文件要求,满足建指的创优目标。 8.2质量体系组织机构 8.2.1质量保证体系
指挥部将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模式建立本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具体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 45 -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质 量 保 证 体 系思想保证提高质量意识组织保证经理部质理管理领层小组技术保证贯彻ISO9001质量标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各项工作制度和标准施工保证创优规化制度保证经济法规TQC教育作业队质量小组经济责任制检查创优效果制度创优措施明确创优项目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制度教育计划质量工作检验现场QC小组岗前技术培训熟悉图纸、规范技术交底质量计划测量复核应力新技术优质优价完善计量支付手续制度奖罚措施签定包保责任状改进工作质量检查落实总结表彰先进改进工作质量总结表彰先进提高工作技能接受业主和监理监督定期不定期质量检查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查加强现场试验控制、奖优罚劣充分利用现代化检经济对现测手段质量评定反馈实现质量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优化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 8.2.2质量体系组织机构设置
- 46 -
(1)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力度,项目分部成立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组成: 组 长:黄江 副组长:王树芳
组 员: 贾铁成 叶春兰 李岩 胡鹏 以及各架子队队长和技术人员;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分部安质部,由项目分部的安质部负责具体日常工作,架子队及工班在项目分部的统一管理下负责自身管段内的具体质量工作。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负责对长江大桥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并指导、协调下属各架子队的质量管理工作,处理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建立健全制定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对所负责管段的工程项目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分部安质部每月定期组织对所管区域进行检查。
各架子队须结合管段内的工程实际配齐质量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基层自检人员的质量监督作用,尊重他们的质量监督检查权利,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制度。
(2)项目分部根据指挥部质量目标及管辖工程特点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教育、督促检查和质量评比。 具体见“质量管理机构框图”。
- 47 -
中国路桥京沪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三项目分部二工区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8.3质量保证措施
坚持以“样板工程”引路带动本合同段创优。分阶段确定本单位工程质量攻关项目,创优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质量责任。把创优目标同参建职工的利益挂钩。设立质量奖励基金,经理部实行全员风险抵押金,每月定期由项目经理带领部门进行质量工作考核评比,奖优罚劣,使创优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 8.4质量管理制度 8.4.1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1.测量仪器进行定期自检自校工作和送检工作; 2.交接桩
在中国路桥京沪铁路工程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做好开工前的接桩工作。
3.施工复测及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 48 -
(1)会同指挥部测量主管部门做好资料的复核、计算工作,并对整段线路进行同等精度复测,复测时应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两人换手测量的方法进行,复测时如果发现不对或精度不够时,应及时通报指挥部处理。
(2) 将完整复测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待监理工程师对复测资料批准后,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建立测量控制网。
4.施工过程测量复测
(1) 项目分部应根据工程进度按规范对建立的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测,保证测量控制网稳定。
(2) 定期对本桥的中线桩、水平桩进行复测检查,以便调整中线误差。
5.在结构物放样过程中要复核结构物的放样尺寸,确保放样的准确。
8.4.2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1.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由技术负责人牵头,由各技术员组织落实,各工班技术主管参加。
2.图纸会审方法及主要核对内容
(1) 在接到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后,工区技术负责人应尽快组织技术员及各工班有关专业人员分两级进行内部审查。
(2)审查图是否完整齐全;
(3)审查主要材料、设备等的数量、规格、选型是否已经明确,数量是否准确;
(4) 核对设计图尺寸:
- 49 -
核对设计图尺寸,应由整体到局部,即首先核对本桥段的线路平面设计资料,如长度曲线资料等是否正确。线路高程、纵坡、竖曲线设置是否计算正确。在确认线路平纵断面设计无误的情况下,再对每个墩台设计尺寸进行核对。
(5) 对各部位尺寸、位置等结合图纸在现场进行实际放样,如与地形不符须通过项目部报监理及设计院变更。
3.施工图核对资料处理
(1) 结合施工调查结果,对设计疑问和存在问题以及对设计图纸的有关建议加以汇总,对汇总结果填写《图纸会审记录表》。
(2) 将会审结果报项目部工程部审查备案。
(3) 待项目部工程部审查后,将结果报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审查。
8.4.3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1.参加业主或监理主持召开的设计交底会议,设计交底时应由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必要时形成纪要,经监理、设计、施工各方人员签字后,形成正式文件。
2.技术交底实行一级技术交底,即班组交底。
3.工程开工前由项目工程部向工区技术部门进行施工交底,施工交底应有书面材料,交底内容包括:①工程概况及特点;②施工总进度计划、劳动力组织计划;③主要施工方法、施工重点部位和关键技术,以及工程质量标准;④实施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技术措施;⑤实施质量计划的技术措施。
4.由分管单项工程的技术主管向各工班领工员和技术负责人进
- 50 -
行交底,交底内容包括:①讲解施工图纸;②贯彻施工组织设计,交待施工方法及施工关键部位,按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要求,提出确保完成计划的措施;③结合工程特点,宣讲质量标准及保证质量、预防质量事故的有效措施;④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保证措施;⑤结合工程施工作业场所,对影响环境和职业健康的因素进行识别,并提出实现预定目标的控制措施。
所有技术交底应有技术交底会签单。 5.施工技术交底书主要内容 施工准备 施工工序 施工方法 施工计划 资源配置
保证措施(安全、质量、环保)
技术交底书要求有编制依据、编制人、复核人、接收人亲笔签名。 8.4.4试验检验、质量检查、申报、验收制
1、试验检验制度
⑴ 从事试验检测、测量和质量检查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自觉接受再培训。
⑵ 用于试验、检验的仪器设备应妥善保管,确保仪器设备在标定有效期内进行试验检测,以确保试验、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得使用未经标定或超过标定有效期的仪器进行试验检验工作,更不得弄虚作假,编造资料。
- 51 -
⑶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质量检查制度
① 自检:指操作人员自检和班组自检,操作人员自己检查自己干的活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工班长在每日收工前对班组完成的工作质量进行一项检查,做好记录,工后讲评。
② 互检:指同一工种或多工种之间,由工区组织不定期相互检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③ 交接检:指同一工程多班制,上下班之间交接检查,由队组织交接,各工班应做到不合格的活不出手,不出班组,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
2、质量检查制度 (1)定期质量检查制度
① 工区每月组织一次定期工程质量检查考评,由技术负责人主持,各技术主管牵头,各工班和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参加。
②定期工程质量检查,着重对实物工程质量,按有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或暂行内控标准进行验评,同时检查现场管理、内业资料、质量记录、文明施工等情况,当场讲评,形成检查纪要,在每月的“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考核评比中进行通报,奖优罚劣。
③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做好记录,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和处理意见并限期整改,问题严重者责令停工整改,并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和处罚,并填写《工程质量检查通知书》。
(2)不定期质量检查制度
工区技术负责人、各班组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特别是对关键工序,进行认真检查,制止违章操作、忽视质量的
- 52 -
行为,并依据质量责任制对责任人实施处罚。
3.工程质量申报、验收制度
⑴ 隐蔽工程由各工班自检,工区技术人员复检,合格后填写验收单,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不得自行覆盖。
⑵检验批在工区技术员检查合格基础上,填写质量记录表、质检人员复检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⑶分项、分部工程由工区自检,项目技术负责人复检,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⑷单位工程由项目部组织各工区进行自检,项目部报请建设单位组织验收。
8.4.5 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
为了实现创优质量目标,保证全桥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工程成本额外支出,造成不必要的返工返修,必须加强员工对已施工完毕的成品保护意识,确保已施工毕的项目保质保量的交付建设单位使用。
1.成品保护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桥段成品保护工作由工区技术负责人负责,各工班技术主管具体负责落实成品保护措施。根据成品内容和施工范围,制定详细的成品保护措施,确保成品质量。
2.派专人负责对成品、半成品的保护、保管、标识区分。 3.成品、半成品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如遇到外界因素或客观条件影响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成品、半成品在储存、保管期间发生损坏或不适用时,看管人员必须予以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 53 -
8.4.6 特殊工种、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1.为提高参建京沪铁路全体生产操作人员的素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生产的安全,根据《铁路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中国路桥京沪铁路工程指挥部、公司从业人员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定。
2.京沪铁路工程生产操作人员实行培训准入、持证上岗制度。凡在京沪铁路工程从事施工的生产操作人员,必须经过项目分部、工区、工班等“三级安全质量教育”后方可上岗工作,特殊技术工种的生产操作人员还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工作。
3.本规定所称施工活动,是指本桥段及其附属工程的施工过程、与其配套的设备安装活动及自拌商品混凝土生产的施工。
4.工区建立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督促职工参加培训、考试。未经过培训和考试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5.项目分部安全质量部负责生产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的归口管理工作。
6.工区积极配合项目分部安全质量部引导各架子队建立健全培训、考试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广大生产操作人员参加培训与考试,不断提高技能的积极性。
7.凡进入京沪铁路长江大桥工程的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项目分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8.各工班在开工前必须为项目工区提供本特殊工种人员名单及其操作证原件或复印件,项目分部安质部对特殊工种持证情况进行审
- 54 -
查合格并备案登记后,方准予施工。
9.工区每年年初制定安全质量培训计划,并按拟定的培训计划对各班组进行安全质量教育,并记录培训内容。
10.生产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上岗证》,并接受项目分部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检查。无证者,不准上岗操作。
11.生产操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监督检查制度。工程开工时,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向项目分部安全质量部提交特殊工种持证人员名单,由质量安全监督员复核其与岗位证是否相符。由质安监督人员对所有上岗人员佩戴证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2.生产操作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上岗资格: (1) 连续二次未按规定参加相关教育和安全培训者; (2) 严重违背职业道德者;
(3) 对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负直接责任者; (4) 转让、出卖、租借和涂改证件者。
被取消上岗资格人员,须重新参加项目分部开设的铁路技术和管理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试后方能上岗工作,否则不能从事本项目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
13.工区负责对各工班操作人员持证情况进行检查,对违法使用证件人员的工班和人员,根据情节轻重,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警告、责令停止施工和退场,并处以该工班工程造价0.5-2%的罚款。 8.4.7 质量责任制、质量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
1、工程质量事故等级
铁路工程质量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
- 55 -
事故,事故划分标准如下:
⑴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工程质量特别重大事故: ① 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以上; ② 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
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工程质量重大事故: ①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及以上,1000万元以下; ②死亡3人及以上,10人以下;
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工程质量大事故: ①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及以上,300万元以下; ②死亡1人及以上,3人以下;
⑷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工程质量一般事故: ①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下; 2、质量事故调查和处理
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用电话或电传以最快的速度(不得超过1小时)报中国路桥京沪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三分部,按逐级上报的原则迅速上报。
报告内容应包括:工程项目、发生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情况;原因的初步分析;采取的应急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处理方案及工作计划;事故报告单位。
涉及设计责任的质量事故,应邀请设计单位有关人员参加,共同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在明确各方的责任后,共同签认“工程质量事故报表”(见下表1)上报。对重大工程质量事故责任如有异议,可报请上级机关仲裁。
- 56 -
对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做到“四不放过”。
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做到: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损失情况;组织技术鉴定;查明事故责任单位、主要责任者,以及责任性质;提出工程处理方案;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质量事故处理完毕后,必须对整个过程中的有关资料进行归档,并按附表2要求,填写“工程质量事故结案表” (见下表2)。
事故发生单位应如实向调查组提供事故有关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扰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 57 -
表1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
工程名称 施工地点 施工单位 事故类别 事故经过: 事故原因: 工程部位 施工时间 施工负责人 损失情况 报告人 报告时间 受理人 受理时间 - 58 -
表2
工程质量事故结案表
工程名称 施工地点 施工单位 事故类别 处理方案: 工程部位 结案时间 施工负责人 损失情况 处理结果: 整理人 整理时间 附件名称 - 59 -
8.4.8 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及工艺试验制度
施工工艺文件是现场施工的指导文件和过程质量控制的依据,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保障。施工工艺流程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工期是否满足业主要求。
1、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施工工艺流程设计依据和标准必须符合设计和相关有效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必须为施工服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具有可操作性、经济性。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原则,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步骤如下:
⑴对一般的施工结构的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借鉴以往的成功的经验,分析比较本项目工程与其他同类工程异同点,设计可行的适合本项目的施工工艺;总工程师复核,优化施工工艺,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取得书面认可后,对所有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⑵对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化整为零,进行反复研究、反复比较,从以往的成功的经验中找出共同点,经过多次反复讨论后,形成正式的施工工艺文件,由项目分部总工程师将文件报送至中国路桥京沪铁路工程指挥部,取得书面认可后,召集所有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实行交底。交底完成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工艺试验,实施首件工程认可制。在工艺试验的过程中不断的收集资料,同时不断的分析、总结工艺试验中出现的问题。首件分项工程完成后,对已完项目的施工工艺进行总结,项目分部总工程师组织召开现场首件工程质量认可评审会,对工程质量及施工工艺设计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工程部修改完善原施工工艺,再
- 60 -
履行审批手续。
2、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完成后,实施过程中注意事项
⑴审批通过后的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必须经编制人、复核人、审批人分别在工艺上签字,方可生效。
⑵按规定批准和技术交底会后的施工工艺,工区及各作业班组必须严格执行,实施中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确需更改须经原审批者同意,并办理有关手续。对违反工艺规定、造成损失的有关责任人,将视情节及影响程度追究责任。
⑶施工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监控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制止违纪指挥、纠正违章作业。
⑷施工工艺和作业指导书的持有人应注意保守技术秘密,不得随意复制和对外借出,因外借造成关键技术泄密损失的,将视情节及影响程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⑸由项目分部向全体员工和施工人员宣布工艺纪律管理制度的规定,宣传严格执行工艺纪律的重要性,增强工艺纪律意识,促进施工工艺和作业指导书的贯彻执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与验收标准要求,防止不合格品的发生。 8.4.9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与外部协作单位信息沟通机制,设定专人负责与协作单位在质量信息工作中互通有无;加强信息的沟通与联系,实时指导既有质量工作的改进;
2、现场作业班组及基层组织均有搜集、反馈现场施工质量信息的义务和责任,实时掌握现场施工质量工作动态,初步分析,汇总上
- 61 -
报项目分部,便于分部指导质量工作;
3、随着项目开工,及时建立信息管理档案,专人管理搜集、汇总、整理项目内部及外部信息,定期提交质量管理小组分析讨论,对促进质量管理的相关工艺、工法、组织管理、建议等及时吸收消化,融汇到今后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保证项目施工质量计划的前导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8.4.10 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基础技术资料的收集、填写涉及项目分部工程部、安质部、试验室和测量部等部门,各部门应针对分类要求进行分工,分别进行所负责内容的编制,技术资料的归档、保存由工程施工过程中负责编制的部门进行。本项目工程施工完成后由工程部进行统一的汇编、整理,其归档、保存的要求与竣工文件归档、保存的要求相同。
2、项目分部总工程师组织工程部对各部门和工区的技术资料的编制、归档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各部门及工区负责人进行日常的监督管理,并对检查发现的不合格组织进行整改。
3、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保证齐全、准确、真实、字迹清晰、签字齐全,必须由工区技术负责人审核。
4、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必须随施工进度同步进行,并在规定周期内完成整理和编撰工作,整理周期由项目分部根据监理要求规定。
5、所有资料都必须分类建档按顺序装盒装柜管理,建立总目录、分目录和盒内目录,每月进行一次梳理,数量较大的每半月一次。
6、所有资料(含图纸)必须建立及时有效的收、发登记,并由收、发人双方进行签字确认。
- 62 -
7、进入竣工文件的资料,在资料收集时,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按竣工文件规定的质量要求和份数进行收集、整理、归档。
8、所有施工技术资料必须采用碳素墨水书写(测量记录手簿采用铅笔记录除外),严禁采用圆珠笔记录和签字;当采用打印机打印时,应采用符合归档规定的打印机打印。
9、施工技术资料的主要内容
⑴ 涉及安全、质量、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文件等。 ⑵ 设计图纸、变更设计、设计规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施工技术规范、检验与试验规程等技术类文件(标准)。
⑶与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地方政府往来的文、函,各方会商纪要(记录)。
⑷ 施工日志、监控量测、质量验收、隐蔽工程签证、施工试验报告、施工工序检查记录等。
⑸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工序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特殊施工方案等。
9、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9.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区长为组长,工区技术负责人为副组
- 63 -
长,各职能部门和工班负责人为组员。施工现场按施工人员的1~3%配置安全员,专职负责所有员工的安全和治安保卫工作。 各作业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形成全员参加的安全体系。
9.2 安全保证体系 9.2.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部明确工区长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安全管理实行层层负责制,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内部考核制度;确保安全保证措施得到层层落实。 9.2.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按照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建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制定安全包保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承包合同。达到全员参加,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负责施工必须负责安全”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严格执行现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认真编制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和各项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保证计划和专项施组的安全要求进行管理、实施。在编制施工
- 64 -
技术方案的同时,相应编制各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安全组织机构图
- 65 -
全员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框图 安全方针: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安质部长 安全目标 安全责任制 安全教育 安全工作体系 安全控制 安全检查 安全安全安全系统三级活动奖惩管理安全教育 经费 条例 措施 教育 各业 务部门 防 防 防 防 防高防交定期不定火 淹 空坠通事检查 期检塌 触方 电 灾 亡 落 故 查 各施工 队长 各队安全员、 工班班长 各工班安全员、安全监督 岗岗员 奖惩 兑现 提高安 全意识 现场安 全生产 提高预防、预测能力 消除事 故隐患 确保施工全过 程安全目标实现 - 66 - 9.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9.3.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
根据项目分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各类机械的操作要求及安全作业制度;用电安全须知及电路架设养护作业制度;高空安全作业制度;施工现场保安作业制度;工区防火、防风措施;起重作业安全作业制度;各种安全标志的设置及维护措施。 9.3.2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经常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
开工前,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由安质部或工程部对所有员工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教育内容包括:安全技术知识、各工种操作规程、安全制度、工程特点及该工程的危险源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由施工技术部门组织对员工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操作程序要点、该工程的危险源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施工注意事项等。对于从事电器、起重、高空作业、焊接、机动车辆驾驶、张拉等特殊工种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获得《操作合格证》后,方准持证上岗。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进行本工种专业安全技术培训。
专职安全员除进行日常的一般安全教育、宣传外,还要充分利用广播、录像、板报、警示牌等各种形式进行安全知识普及宣传。
通过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安全员必须持证上岗。
- 67 -
9.3.3 加强现场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是搞好施工安全的重点。现场安全管理以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为目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管生产者必须管安全,从经理到工班长,各级都要把安全施工放在第一位,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抓典型、树样板,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施工人员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好自身防护和施工安全。 9.3.4 安全生产检查
开工前的检查验收制度。工程开工前,由项目安全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对将开工的项目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验收,填写事故易发点检查表,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工。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安全措施,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配齐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方案是否进行交底,施工安全责任制是否建立,施工中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是否有应急预案等。
定期安全生产检查。每月组织一次由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参加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并积极配合上一级进行专项和重点检查;施工队每旬进行一次检查;班组每日进行自检、互检、交接班检查。
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日常巡回检查;管理人员在检查施工生产的同时检查安全生产。
专业性检查。针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专职安全员负责对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安全进行检查。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对现场大中型设
- 6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