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534/j.cnki.cn13-9000/g.2016.0032
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
衔接的开发探究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张传兴
摘 要:从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现状,课程模块设置遵循原则,以及课程开发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
对中高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开发进行探讨研究,为中高职其他衔接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 机电类专业 课程衔接 内容衔接 课程模块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1-0043
一、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现状
目前中高职使用的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由于编写组缺乏沟通、协调机制,使得教材内容重复率极高。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学习效率。
中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已经形成稳定成熟的内容体系,但也有的内容难度比较大,不适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加了他们的学习难度。由于高职教育起步比较晚,并且起步初期又注重扩张办学规模,忽视了课程的开发研究,教材主要借鉴工科学校及中职学校所用教材,使得知识内容没有细化,也没有充足的企业调研,造成知识内容过难,理论内容过多,甚至出现知识的倒挂现象。这势必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资源的浪费。比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职、高职对低压电器的讲解都是面面俱到,理论、结构、原理、选择等内容基本都一样,这样的内容设置既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偏离了中高职教育办学的宗旨。
二、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衔接课程模块设置遵循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对员工理论知识及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为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科技的进步,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满足工作的需要。相应地为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教育的执行部门——中高职院校必须做好市场调查研究,统筹制订课程教学计划,衔接贯通课程知识体系。
对于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知识内容的制定,中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深入企业一线协同进行实地调研,同企业专家一起针对本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逐一进行细划和分解,确定课程所“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及“实用”的能力目标内容。
2.连续性原则。中职和高职的教育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技能能力、实用能力等,但两者在能力、素质要求程度上又各不相同。中职教育突出的是一技之长,注重对学生实用性的培养、技能性的培养、操作性的培养。而高职教育从定位来看,它培养的是高层次、高技能,一线应用型、管理型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有比中职教育更广、更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高更新的技术能力,更广泛的实用性,更高的综合素质,更强的创新能力。我们知道高职教育并不是孤立的教育体系,而是中职教育的延伸和升华,课程模块的设计也必须要遵循连续性的原则。
3.渐进性原则。目前,中职机电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制定是以国家职业规划为标准,高职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标准制定培养目标,但培养的定位都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它们体现的仅是学历层次的高低,而理论知识、技能水平要求却是基本
一样的。这种要求不适合学生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人们的认知规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所以培养目标及课程的设置都必须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及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4.针对性原则。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各地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模块设置基本相同,很显然它不能满足所有地域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设计,以适应、引领当地经济发展。
从培养规格上来看,中职教育培养的是企业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它突出操作能力。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它突出的是学生设计、分析、维护和维修的能力。因此,在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模块内容的设置上要具有针对性,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5.合作性原则。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课程的衔接。课程的衔接要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要满足科技的进步。因此,中高职衔接课程的开发就要打破边界,加强行业、企业参与度。改变中高职教育体系间各自为营的现象,加强相互间的协作与融通,借助于行业企业的指导,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开放的姿态,合作共赢的原则,搭建中高职课程开发的立交通道。
三、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衔接课程开发的注意事项
1.课程开发的相同点(1)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开发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主动适应课程变革、优化课程资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理论,突出技能。
(2)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开发的目的。制定满足不同层次教育需求的教学内容,改变目前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这种知识重复、断层、倒挂等现象。促进知识的衔接,节约教育资源,增强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满足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建立合理的职业教育课程机制。
(3)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开发依据。课程开发的依据就是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需求,学生认知规律,制定适应中高职不同阶段的课程培养目标。
(4)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高职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建立相应的开发团队,加大企业的参与度,协同中高职院校的相关老师,通过责任分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学生终身学习的目标,注重课程内容难易程度的设置,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够用为度,突出实验实训的地位,真正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学
(下转第2页)
・43・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的相互碰撞。教师由课堂知识的传授者变成知识的组织者、倾听者、释疑者,课堂的主角变为学生,由传统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转为学生需要什么教师教什么,构建了新型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准备比传统教学更多的教学资源,并从多方面去预见学生的问题,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更多的是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探索的空间真正延伸到了课外,深化了学生的认知。
2.将MOOCs作为课程的强化与补充。当对传统课堂上所学知识有所疑惑时,可以通过课下反复观看MOOCs进行复习或者通过MOOC的交流平台进行答疑解惑,从而有效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及获取新知识。对于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堂内容已不能满足他们探求新知和深入学习的需求,MOOC平台可以为他们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内容,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机会使其深化所学内容。
3.MOOCs数据的合理利用。MOOCs的大规模性为教师和研究者收集和利用大数据提供了有利的平台。MOOC平台会记录学生的每个学习行为,它能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并实时地改善课程的内容和教法。比如,通过数据分析,教师可识别哪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哪些内容还需要练习。如,教师可通过查看学生预习情况对讲课内容作相应的调整。这样使得课堂重点更突出,知识讲解更具针对性,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率。
4.MOOC评价方式的借鉴。传统课堂教学更倾向于总结性评价,即期中和期末测试成绩。MOOC的评价体系较为全面,既有总结性评价,也有包括听课时间、平时作业练习,课中课后测试、论坛参与在内的过程性评价,而且更为重视过程性评价。(上接第43页)习的兴趣,防止资源的重复消耗。
2.课程开发的差异
(1)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课程开发不是简单地抄袭和东拼西凑,而是对教学内容地深入研究、科技进步所需知识地总结。满足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求,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二是课程开发并不是高不可攀,它是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体现,是中高职教师为满足教学需要,对当前知识的整合补充过程,是对教授内容的升华。三是中高职教材的开发不要各自为营,两者要统筹兼顾,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做好衔接性的编写。
(2)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适应职业发展、具有健全人格的职业人。中职教育培养的是一线的技术人才,比如机电类专业的流水线工人、布线工人、熟练的操作工等。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突出的是高素质和高技能,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例如机电类专业的设计、维护维修和高级管理人员等。所以在课程开发上就应该有所侧重,注意不同层次培养的需求,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岗位需求要求。
(3)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以学生认知规律、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的,中高职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特点、知识水平、认知规律、技能差异为依据。虽然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内容相似,但由于两者的层次不同,培养目标不同,故此中高职知识技能要求也应有所侧重。中职侧重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高职侧重于理论内容上的分析,技能方面的分析、设计,设备产品的维修维护等。比如中职的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要求学生熟悉各种常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熟悉各种常用
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结构,会选择、检测各种低压电器,能识读常用的电气线路图,掌握基本照明线路与电力拖动线路的安装步骤与规范,并能安全、正确调试,会检修一般故障的电气控制线路;具有安全用电常识,具备初、中级维修电工知识等。而高职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常用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用途,能根据要求正确选择低压电器;能正确检测、维修各种低压电器的好坏,能根据要求正确设计电气线路图,会检修电气控制的故障,具备高级维修电工的知识及能力等。因此我们在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两者的标准要求,力求目标、技能设置的准确性。
总之,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衔接开发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认知规律,还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对中高职课程的衔接作深入的调查研究、规划,才能促进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持久发展。参考文献:
[1]王 玲,周志刚.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1
[2]霍骁象,赵 哲,许俊峰.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
[3]吴 军,蒋 涛.中高职衔级的理论依据[J].科技信息,2012 (本文系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中高职机电类专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衔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4zcj119)
作者简介:张传兴(1974—),男,汉族,山东泰安市人,工程硕士,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电气及机械自动化
评价人不再局限于教师,学生也能对同伴进行评价。这更能保证反馈信息的信度与效度,值得教育者们学习借鉴。
四、结束语
MOOCs的飞速发展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传统教学实践,为高等教育发展商业模式和教学方法打开了新视角,对提高在线学习质量和改进课堂教学,甚至推动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都有促进作用。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MOOCs仍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不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因此,如何平衡这种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以应对未来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将是教师和研究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参考文献:
[1]韩锡斌,程璐楠,程建钢.MOOCs的教育学视角分析与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4
[2]胡艺龄,顾小清.从联通主义到 MOOC:联结知识,共享资源——访国际知名教育学者 斯蒂芬・唐斯[J].开放教育研究,2013
[3]袁 莉,斯蒂芬・鲍威尔,比尔・奥利弗.后MOOC时代:高校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4.03
[4]伊莱・布林德.教育与运气——Coursera的使命与探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本文系基金项目:2015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一般课题MOOCs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课题批准号:2015JKGHYB0682)
作者简介:陈静(1982—),女,重庆永川人,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二语习得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