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情景教学

2023-04-21 来源:独旅网
创设有效情境,打造有效课堂

虞俊青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初教076班)

摘要:本论文主要针对情境教学的“五性” :生活性、 趣味性、问题性、活动性、启发性,阐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探索奥秘、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

The Creation of an Effective Context, to Create an Effective

Classroom

(YU Jun-qing)

Abstract: This paper aimed at situational teaching \"five\" in: life, and interesting, the problem of sexual activity, and enlightening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primary school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reation of a strategy so that students in specific learning contexts vivid mathematics, mathematical experience. Stimulate students to learn and real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room.

Keywords: Primary Mathematics;Effective; Situation Created

创设教学情境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有效地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认识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是广大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的重要环节。成功的数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建立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人文精神培养的弊端。

从忽视情境到现在高度关注情境,直至无课不用情境。“情境”二字,已成了新课改后挂在教师口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但是,对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加以深入研究、透视,我们会发现有不少为情境而情境的形式化现象,需要我们对情境的价值进行重新审视,探究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

一、在生活性的情境中——让学生想学

- 1 -

学生的已有认知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等构成了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突出情境的生活性、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学习。

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提出“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即数学源于现实。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应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捕捉小学数学的精彩镜头,再配置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生活原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选好学生熟悉的材料很关键,只有选取大家所熟知的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愉快的学习、体验、发展,否则就是彻头彻尾的为“生活化”而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引入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情境: 师课件出示一个倾斜度比较小的滑梯:玩过吗? 生:玩过。

师再出示第2个倾斜度稍大的滑梯:想玩哪个?

大多数学生说第二个,于是老师出示第三个倾斜度更大的滑梯。学生又说第三个,也有很多学生笑了,改口说:第二个。 师笑问:有人笑了,为什么笑? 生:第三个太斜了。 师:这个斜字用得好。 生:第三个太陡了。

师:那这三个滑梯有什么不同?

生:它们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宽有窄„„

师:说得都有点像,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那需要数学的眼睛才能看出来。 生齐:角度„„

滑梯,孩子哪个没玩过,这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从滑梯中找到角,给角的度量配上这样的生活原型,则需要教师的慧眼和智慧。正是把生活经验与数学巧妙的结合,学生的学习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在趣味性的情境中——让学生乐学

- 2 -

新课标中关于课程目标明确地指出,让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能创造一个欢乐和生动的教学环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活动,用蕴含数学信息的故事、游戏、图片,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融声、图、文于一体的优势,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点燃他们心中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

例如,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演示创设充满趣味的“二鸟相争”的故事:一天,平静的湖面上有一只小船在向前行驶,黄鸟站在船头,青鸟站在船尾,两只小鸟在不断争吵着。黄鸟说:“我在船头,我经过的路程比你长。”青鸟说:“我在船尾,我经过的路程比你长。”谁也不服输。教师在学生们被生动的画面和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时顺势追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谁经过的路程长呢?你有什么办法比较出谁经过的路程长呢?假如不用尺,现在给你们一张格子图,有办法比较出谁经过的路程长吗?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猜想、操作、观察、思考、交流、验证,最后揭示出物体平移的特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行为往往受兴趣影响很大。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所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课堂第一个教学信息能引起学生充分注意,那就能激发其参与学习的热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由情入境,情景交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富于童趣的画面可以让一年级的孩子马上想起童话《三只小猪》,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借此提出很多画里画外的问题来。

又如吴正宪老师的《商不变性质》,在引入时,先通过一个童话故事——“猴王分

- 3 -

桃”设疑:

猴王对小猴子说:“这里有一些桃,给你们6个,你们三个分分吧。”小猴子嚷嚷着不满意,说分得太少了。猴王说:“那给你们60个,给30只小猴子分一分。”小猴子还嫌少,猴王说干脆这600个桃子都拿去,给300只小猴子分一分。这时小猴子满意的笑了,而猴王也笑了。吴老师就此提出问题:“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

有趣的情境,富于思考的问题,一下子把孩子带入了探索活动之中。 三、在问题性的情境中——让学生善思

小学数学课的情境创设,无论是新课的导入,还是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应力求蕴含诸多的问题,但这种问题不应是简单地给出已知什么,可以求出什么。而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认知矛盾”,产生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欲言而不能”的“问题”境界,这样学生的探究意识就会孕育而生。

没有问题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因此,要求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数学学习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一)问题要有针对性

数学情境具有针对性,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要杜绝重形式不求实质的数学情境化设计。教师创设情境要紧扣相关的数学知识,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之处,问在知识的连接点和解决问题的支撑点上,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特征”时,先复习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接着写出一个36,问“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再出示一些数,问学生能被3整除吗?怎么看出来?由于受知识迁移的影响,学生认为个位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然后就让学生报个位是3、6、9的数字,通过口算验证,学生发现有的能被3整除,有的不能被3整除,这样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境界。接着又出示个位不是3、6、9的数字:21、45、107、459等,让学生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学生又发现个位是0、1、2、4、5、7、8的数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3的倍数,这时追问:“那么能被3整除的特征到底是什么呢?”这样就使学生意识到老办法不行,追求新知识的愿望勃然而起。整堂课由于教师善于用问题创设情境,即抓住学生旧知和新知之间的相互矛盾,有针对性得提出问题,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学得兴趣盎然,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 4 -

(二)问题要有层次性

设置数学问题情境时要具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梯性,即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创设分步骤问题情境,就是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或步骤),或把解决某个问题的完整的思维过程分解成几个小阶段。

教师设置问题要坡度适中、排列有序、循序渐进、形成有层次结构的开放性系统,才能使学生产生“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也才能兴味盎然地接受知识、训练能力、体验成功。

四、在活动性的情境中——让学生会做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做一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也是十分有利的。况且,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动手操作恰好可以在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小学生思维形式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求知者前面,从而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做数学”而不是“听数学”。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活动情境要强调“度”

虽然,数学教学离不开具体的数学活动,学生通过活动、操作可以解决许多讲解、观察等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教师应适当得设计活动情境,强调活动的“度”,多了会使课堂显得杂乱无章,从而导致学生只一味得参与活动,却忽视了知识的领悟。

(二)活动情境要强调“性” 1.可操作性

创设活动情境,讲究可操作性。即有操作的条件,学生易操作。在数学课堂上,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而学生操作起来却存在一定的困难,那只会白白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教师设计的活动,必须在学生的操作能力范围之内,难度大都巧设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层次上。

2.实效性

- 5 -

创设活动情境,也讲究实效性。教师设计活动,目的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并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每位教师都应该明白,活动则为了教学,应以活动为辅,教学为主,而如果缺乏“效”的要求,再美的情境创设也会形同虚设。所以,教师应设计有必要的教学活动,实现活动情境的实效性。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老师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圆,通过剪、拼、画等方法,想办法得出圆的面积。在活动中,学生有的通过剪、拼的方法,把圆割补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计算出面积;有的则通过画内切多边形推算出面积,有的通过画方格、数方格的方法得出大致的面积等等(如下图),都体现了活动情境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创造性。

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学生已学过了长方形面积公式,教师只要让学生尝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再通过学生操作,学生很容易发现,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和转化后的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个操作情境的创设就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最清,情最真,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充分实现了活动情境的实效性。

五、在启发性的情境中——让学生明理

启发性原则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的一条原则,情境创设也要遵循这条原则,这里主要强调原型启发。所谓原型,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则需要以原型的启发作为纽带。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为原型,指导学生通过想象,联系实际,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整数减法中的连续退位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有两点难以理解:被减数个位上数不够减,十位上是0借不到怎么办?被减数十位上是0不够减,百位数上退1作10,怎么又变成9了呢?这时教师以学生平时经常买铅笔这一生活实例为原型,引导

- 6 -

学生想象:一个小朋友买一支铅笔要付6分钱,他身边没带零钱怎么办?学生回答可以拿出一角的票去找零。教师进一步设问,如果他没有角票呢?学生回答给1元钱去找,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学生也很快地算出找回9角4分钱。这时师生共同叙述计算方法:先把1元换成10角,再从10角里拿出1角换成10分就可以计算了。再通过巩固练习后,请学生概括出连续退位计算法则。

情境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会使课堂生机勃勃,学生获得有效地发展;运用不当,却会淡化数学课堂的数学本质属性,影响学生的课堂生成。总之,情境只在为教学服务的时候才能叫做好情境。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尽可能地将生活性、趣味性、问题性、活动性、启发性于一体,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自己,根据自身、学生的特点,创设出合情合理的情境,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谢辞:衷心感谢童子双老师在我完成论文过程中给予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丁国英. 走出情境创设的“沼泽地”[J]. 教学月刊社, 2007(3). [3]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4] 钟祖荣、刘维良. 教育理论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 [5] 沈华斌. 教学情境创设喜、忧录 [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5). [6] 斯苗儿.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M]. 北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 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