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塔山阻击战

2021-02-03 来源:独旅网


塔山阻击战

塔山阻击战 - 战役简介

解放军的“塔山英雄团”图册

1948年9月底,当东北野战军 主力对锦州 国民党守军形成合围之际,蒋介石 从关内急调第62军、第39军2个师、第92军1个师和独立第95师海运葫芦岛,连同原驻锦西(今葫芦岛市 )的第54军共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第17兵团司令官侯镜如 指挥增援锦州。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 、政治委员黄克诚 奉命指挥第4、第11纵队及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4、第6师,于塔山地区占领阵地,在打渔山 、塔山桥、塔山堡、白台山、北山一线构筑野战工事 ,组织阵地防御,阻击“东进兵团”,以保障野战军 主力夺取锦州。

10月10~15日,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在飞机、舰炮和地面火炮配合下,先后采取全线攻击、中间突破两翼牵制、两翼突破中间牵制、以“敢死队”为前锋突进及偷袭等战法,实施轮番进攻。第4纵队在第11纵队等部配合下依托野战阵地,在炮兵火力支援下顽强抗击,结合小部队阵前反击及大部队阵前出击,进行坚守,将一度突入塔山堡阵地的国民党军“敢死队”击溃,恢复了阵地。第11纵队攻取了第54军的寺儿堡阵地。独立第4、第6师向锦西、葫芦岛侧后活动,牵制敌之进攻,迫敌全部溃退。塔山阻击战鏖战六

昼夜,东北野战军阻援部队共歼国民党军6000余人,守住了阵地,保障了主力部队的侧后安全和攻锦作战的胜利。

1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攻克锦州后,“东进兵团”为配合“西进兵团”重占锦州,于26、27日又以1~3个师轮番向第11纵队长宁山阵地猛攻,亦均被击退。

塔山阻击战是“模范的、英勇顽强的防御战”,创立了野战阵地坚守防御的范例。涌现了许多感人的英雄事迹。战后,只剩下21人的第四纵队十二师三十四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称号,三十六团被授予“白台山守备英雄团”称号;十师二十八团被授予“守备英雄团”称号,炮兵团被授予“威震虎胆”称号。仅十二师就有2026人荣立战功,程远茂,纪守法、鲍仁川、卜凤刚等20名同志立大功,荣获“毛泽东奖章”。

塔山阻击战 - 战役背景

塔山阻击战图册

辽沈决战之前,毛泽东与蒋介石都将目光聚集在辽西走廊的锁咽重地锦州。毛泽东在1948年9月7日给林彪发出指示,明确命令东野将主力使用于锦州至唐山一带,并攻克锦州,榆关(山海关)、唐山诸点,“而置长春、沈阳两敌而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这一大胆的战略决策,一举将东北国民党全军封闭在关外,

奠定了辽沈战役胜利的基础。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至山海关段铁路发起攻击,至10月1日,攻克锦州北面屏障义县和锦州南面的高桥、塔山、兴城,孤立锦州。蒋介石接到东北\"剿匪\"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的告急电后,立即从南京飞到北平、沈阳,经过精心谋划,决定集中22个师,组成东西两兵团,分别从锦西、沈阳出动,东西对进,夹击围攻锦州的东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获悉国民党军增兵锦西后,担心担负阻击任务的兵力太少,阻挡不住,因为两锦之间距离仅为50公里,担心打锦州的部队陷入敌人内外夹击之中。于是在10月2日22时致电中央军委,提议回师打长春。但过了不多时,他又报告中央,决心仍然打锦州,并调整了兵力部署。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收到林彪的报告后,立即复电,重申必须集中兵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并且指出,\"回头打长春那更是绝大的错误想法,因为你们很快就放弃了,故在事实上未生影响。\"

按照新的部署,在攻击锦州的同时,东北野战军担任阻击任务的部队,分别在彰武、新立屯和塔山地区进行防御作战。敌强我弱,阻击任务艰巨,东北野战军领导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指示阻援部队“准备在此线死守不退”、“必须死打硬拼……”尤其是塔山阻击战,塔山地处锦州、锦西之间,东临渤海,西靠虹螺岘山和白台山,是国民党军西进兵团驰援锦州的必经之路,也是东野堵住国民党援军的必守之地。当时,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曾这样命令部队:“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塔山阻击战 - 战斗序列

进攻方:中华民国国军

第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 副司令刘春岭、 参谋长张伯权

第54军:军长阙汉骞、 参谋长杨中藩

第8师:师长周文韬(下辖:第22团、第23团、第24团)

第198师:师长张纯(下辖:第592团、第593团、第594团)

暂编第57师:师长朱茂榛(下辖:1团、2团、3团)

暂编第62师:师长刘梓皋(下辖:1团、2团、3团)

第62军:军长林伟俦(第十七兵团副司令官)、 副军长张琛、 参谋长谢义

第67师:师长李学正(下辖:第199团、第200团、第201团)

第151师:师长陈植(下辖:第451团、第452团、第453团)

第157师:师长何宝松(下辖:第469团、第470团、第471团)

独立第95师:师长朱致一(下辖:第283团、第284团、第285团)

第92军第21师:师长李荻秋(下辖:第61团、第62团、第63团)

第39军:军长王伯勋、 副军长程鹏、 参谋长张季

第103师:师长曾元三(下辖:第307团、第308团、第309团)

第147师:师长张家宝(下辖:第439团、第440团、第441团)

海军第3舰队:司令马纪壮率部协同 以及北平方面空军助战支援

防御方:东北野战军

第二兵团 司令员 程子华 政委 黄克诚

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吴克华、政治委员莫文骅、副司令员胡奇才、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欧阳文、参谋长李福泽

第10师:师长蔡正国、政治委员李丙令、参谋长张捷勋、政治部主任何英

第28团:团长鞠文义、政治委员张继璜

第29团:团长卢仕胜、政治委员刘凌

第30团:团长乐军、政治委员周梓桐

第11师:师长田维扬、副政治委员吴宝山、副师长刘善福、参谋长郭家洛、政治部主任李毅

第31团:团长杜彪、政治委员马杰

第32团:团长张东林、政治委员倪昭九

第33团:团长刘鹤田、政治委员邓望林

第12师:师长江燮元、政治委员潘寿才、副师长卢燕秋、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张秀川、参谋长李洪茂

第34团:团长焦玉山、政治委员江民风

第35团:团长韩复东、政治委员许军城

第36团:团长江海、政治委员王淳

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司令员贺晋年、政治委员陈仁麒、副司令员周仁杰、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杨春圃、参谋长舒行、政治部副主任李勃

第31师:师长欧致富、政治委员谢镗中、参谋长宋映、副参谋长郭树仁、政治部主任李直

第32师:师长李光辉、政治委员刘禄常、副师长曾威、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吴振刚、参谋长潘峰

第33师:师长周仁杰(兼)、政治委员钟文法、副师长何廷一、参谋长夏新民、政治部主任吴彪

热河独立4师:师长李道之、政治委员王晓生、副师长莫异明、参谋长杜敏、政治部主任侯全智

热河独立6师:师长韩梅村、政治委员钟辉、副师长周志飞、副参谋长张荣森、政治部主任邹日清

一个炮兵团,团长王一平、政治委员郑戈令、政治部主任原世德

塔山阻击战 - 战役过程

塔山阻击战中,解放军发起攻击图册

战斗于1948年10月10日拂晓打响。

10日4时,敌乘我阵地尚不巩固之际,以3个师的兵力向打鱼山至白台山一线阵地实施全线进攻。成千发炮弹一起呼啸着倾泻到我军各个阵地,我守军依托残破的工事,奋勇拼杀。当日敌军共向白台山阵地进行了7次冲锋,向塔山阵地进行了9次冲锋,在遭受了重大人员伤亡之后,毫无进展。

11日,敌集结4个师的兵力,向塔山堡实施重点攻击。敌54军和62军所有的大炮齐袭我阵地,塔山堡顿时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我塔山堡阵地守军顽强抗击,接连几次压制敌正面进攻。战到傍晚,国民党军付出伤亡1300人的重大代价,仍不能进塔山一步。

· 该日,敌人集中了他的所有大炮,对我塔山猛烈轰击,同时从正面和左右两翼向我塔山堡三十四团一营阵地进行多次攻击,但是在我猛烈火力杀伤下而溃退。随后,敌又集中三四十门野炮,榴炮、2艘军舰、5架飞机的火力;猛烈轰击约30分钟、投射炮(炸)弹约2000多发(枚)。在我前沿工事大部被毁,守备部队遭到较大伤亡的情况下,敌军趁机发起集团冲击,我三十四团一连死守不退。但终因伤亡过大,敌趁机占领了塔山村边3处民房。在此危急关头,在东面小山头观察前沿战斗的一营副营长鲍仁川通过敌人火力的封锁,插进村内,迅速组织人员,阻住敌人,稳住了局势。适我二梯队赶到,与突入之敌搏斗20分钟,杀伤其大部,阵地为我收复。进攻我三十六团7号阵地的敌军发起集团冲击,该团四连五班全班弹药耗尽,班长徐忠智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阵地前沿被敌人占领。此时,我三十六团六连、三十五团六连、九连乘敌立足未稳,以迅速勇猛的动作实施反冲击,将敌击退,阵地前沿又被我收复。

12日,敌军因前两天的战斗伤亡惨重停止了攻击,并调整了兵力部署。我军也加紧抢修被炸毁的工事。

· 该日,蒋介石亲自带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和侯镜如等到葫芦岛督战,并用每人给几千万元金元券悬赏,拼凑“奋勇队”。我军也利用这一时机,抢修工事,整顿组织,准备恶战。

13日,是塔山战斗中战况最激烈的一天。国民党军以4个师的兵力,采取两翼突破夹击塔山。拂晓4时30分,敌军的炮兵开始向白台山、塔山的阵地猛烈轰击。号称“赵子龙师”的敌王牌部队独立95师组成“敢死队”,向塔山东侧的铁路桥我军阵地实施集团冲击。坚守阵地的我守军沉着应战,打退了敌军的一次次冲锋。敌军把战亡士兵的尸体堆起来做活动工事,向阵地前沿步步推进,但在我军空前猛烈的火力面前,独立95师遭受重创。

· 该日,是锦州攻城战前夕,敌人对塔山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7时,敌以主力独九十五师、八师联合攻击我十师二十八团阵地。至17时,我共击退整团整营8次轮番的集团冲击。战斗中我二十八团在营、连联络不时中断,大量工事被摧毁的情况下,顽强拒敌。全团伤亡虽大,但始终坚守阵地,寸土不让。战斗最激烈时,五连在铁路1号至6号阵地之间,反复反击,与敌拚刺刀10余次,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之进攻锐气。17时30分,敌发起总攻击。攻击我铁路五号阵地的敌独九十五师“奋勇队”端着冲锋枪集团冲击,被我打下去之后,又袒胸赤背,身背大刀,端着机枪再次冲上来,其一部接近我前沿铁丝网,我守备该地的二十八团二连一排在指导员程远茂率领下,击退敌3次集团冲击后,全排连伤员在内只剩下7个人,程远茂也被落在身旁的一发炮弹震昏,头顶上原来受伤的伤口还在不断流血。他不顾伤痛,迅速把阵地人员组织起来,用石头、枪托、刺刀与敌人搏斗,守住了阵地,一直到反击部队赶到将敌击退。二十八团六连机枪小组在组长纪守法率领下,打死6名敌人,趁反冲击之机插入敌方纵深,利用敌人1箱手榴弹向敌群里猛投。敌当即混乱,四处奔逃。缴获3挺轻机枪,胜利返回自己阵地。经一天的激烈战斗,我守备部队击退敌人的多次进攻。在四纵队阵地前,毙伤敌人1245名。

14日,当我攻锦部队10时向敌发起总攻后,敌再次向我塔山守军连续猛攻。我军战士越打越勇,黄昏时敌军被迫撤回。

· 该日,国民党军对塔山的攻击进入了第5天。敌各军的炮火于凌晨5时开始向塔山阵地轰击,海军的炮击也同时开始。战斗到上午10时,塔山阵地的后方锦州总攻开始了。塔山之战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国民党军不顾一切地向我军防线冲击。双方一直激战到黄昏。敌伤亡惨重,独立95师几乎被全歼,全师缩编起来仅3个营多一点。国民党军的斗志被完全瓦解,塔山阵地真正成了他们不可跨越的铜墙铁壁。

15日,锦州战役接近尾声,敌在塔山地区仍未能前进一步,由于偷袭不成,强攻无

效,只经数小时战斗,即于12时全线败退。到当日18时,锦州传来解放的消息,塔山阵地一片欢腾。

· 该日,锦州攻城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塔山之敌企图作最后挣扎,他们以偷袭手段在常家沟至高家滩地段上夺路北进。我各阵地守备部队,随即与敌展开激战,并适时迂回至敌后侧,前后夹击,将敌击退。当日晚,固守锦州之敌全部被歼,我军已取得锦州战役的彻底胜利。敌连日强攻不逞,终于精锐耗尽,士气低落,全线退却。

塔山阻击战 - 指挥员心理

解放军方面

林彪安排四纵扼守塔山,是基于对四纵的信任。四纵是在罗荣桓从山东带来的胶东部队的基础上组成的,在东北打了许多胜仗,并且创造了在东北战场最早歼灭敌人一个整师的光辉战绩,但像这样死守阵地的硬仗、恶仗还打得不多。而对于塔山阻击战,林彪尤为关注,林彪的犹豫动摇,也是基于解放军很难阻击住锦西、葫芦岛方向增援之敌的考虑。林彪坚定攻打锦州的决心后,对阻援锦西、葫芦岛方向之敌问题的担心并没有消除,在帽儿山视察地形时还说,攻击锦州最重要的保证,是要把锦州方面的敌军挡住。为了消除林彪的担心,加强四纵指挥员的信心和决心,保证攻克锦州,打好搭山阻击战,罗荣桓主动建议派野司参谋处长苏静去四纵协助指挥作战。征得林彪同意后,罗荣桓把苏静找来,交代任务:“苏静同志,决定派你去四纵,那里将有一场恶战。四纵、十一纵和两个独立师的任务就是把敌人隔在锦州以西,以便保证我们能够顺利攻下锦州。四纵的任务可能更艰巨。你的任务就是当参谋,出主意,协助四纵首长指挥部队死守塔山,叫敌人尸骨成山,血流成河,不能前进一步。要告诉吴克华司令员、莫文骅政委,指挥员不要怕牺牲,不惜代价,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总部的战略意图你是清楚的,但部队一时不一定能理解得

了。你要向指挥员多次、反复解释总部的意图,一定要顶住敌人,顶住了就是胜利。”

四纵是愿意接受任务的。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苏静去四纵后,给四纵领导人留下了“监军”的印象。莫文骅在回忆录中说:“塔山战斗开始的第五天,总部派来了一位处长到纵队当联络员,其任务是上通下达,加强联系。总部联络员可参加纵队的党委会(只听不表态),总部给他或他发给总部的电报,人们不能过问。个别同志私下开玩笑称联络员是‘监军’,纵队主要领导对此做法也有反感。不管上边出于什么意图,这种作法会引起下边的考虑,甚至影响到作战情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

好在四纵领导人是党性很强的同志,莫文骅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了即将产生的矛盾。10月10日拂晓,塔山阻击战打响。凌晨3时半,国民党军趁落潮之际,袭占了解放军打鱼山岛阵地,袭占了解放军前沿几个尚未修好工事和还没有来得及构筑工事的小高地。特别是打鱼山岛阵地,位于解放军防线的东端,东与西海口阵地北侧陆上毗连,西与塔山堡隔路相望。敌人攻战打鱼山岛,就直接威胁到解放军西海口和塔山堡阵地的侧翼安全。如果敌人从海上登陆西海口,还可以越过塔山,绕过高桥,直抵锦州外围。打鱼山岛阵地的丢失,引起了四纵领导人的关注。吴克华司令员立即命令:迅速组织反击,夺回阵地!因此,塔山阻击战刚一开始,解放军在前沿阵地上就展开了反击战,丢失的几个小高地在解放军连续反击下夺了回来。敌军攻击和解放军适时反击贯穿于塔山阻击战的全过程。

国民党军方面

与解放军指挥员充满信心、精心部署、正确指挥和解放军指战员英勇善战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民党援锦官兵的心态。国民党军葫芦岛指挥官侯镜如未及时到位,阙汉骞在准备不充分的条件下发起进攻,罗奇胡乱干预指挥,却告密于蒋介石说阙汉骞援锦态度不积极。明显地看出,国民党军增援锦州的失败是必然的。

当时任国民党秦、葫港口副司令的惠德安在追忆葫芦岛作战时说:“侯镜如对于蒋介石的打内战,我看是不大感兴趣的。特别在他所指挥的第九十二军第二十一师,于一九四七年秋季在东北失利以后,对东北局势感到严重,不愿沾边。这次蒋介石一再拉他来指挥,他总是设法推脱,对蒋敷衍也是煞费苦心的。我以后从葫芦岛去塘沽时,曾在塘沽新港办事处与侯氏晤谈,问他东北已经解放,对平津看法如何?他慨叹地说:‘谁还要打内战?军民厌战,士气不振,哪一个队伍是完整而有战斗力的?看不出傅老总(指傅作义)会有什么办法。’”

侯镜如既然是以这样的心态来应付蒋介石的命令,当然不会作出积极的努力,但又不能不作出努力。因此,他不仅不及时到位指挥,而且到位指挥也明确告诉他的参谋长:“按我们目前的情况,对塔山、锦州是不能打进去,若打进去也出不来,如果不打进去还可以维持几天。”他指示参谋长拟定的方案,就是稳扎稳打,进可攻,退可守,这样也能应付蒋介石。从这两个方案付诸讨论所得出的结果来看,国民党军队将领的心态也可窥见一斑。

照理说,国民党军在葫芦岛汇集了很多高级指挥官,出动了海、陆、空三军的精锐部队进攻塔山,攻克塔山还是有可能的。然而,蒋介石置卫立煌派往葫芦岛的指挥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陈铁等人于不顾,安排阙汉骞指挥,这一方面打乱了卫立煌的指挥部署,另一方面阙汉骞也无法统一指挥,他作为五十四军军长指挥不了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而罗奇又妄加干预,陈铁等人也发挥不了半点作用。并且当时的海军司令桂永清、空军司令王叔铭等人所领导的海、空军更不是阙汉骞所能指挥的,就是侯镜如也只能干瞪眼。所谓的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只是徒具形式,或者说只是喊一喊而已。蒋介石给了他们的职务,却并没有给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因此,陆军进攻时,海军、空军的协同只是造造声势,尽管海军的炮击、空军的轰炸,严重地摧毁着解放军塔山阵地,诚如惠德安所描述的:“从葫芦岛北山上向塔山遥望,但见海空火力集中轰击,真是地动山摇,霎时间塔山成了

一片火海,硝烟直冲云霄,凝结成一团巨大的乌云。在这样的疯狂攻势下,解放军塔山英雄团,竟创造了战史上伟大的奇迹,打得国民党看着塔山的红旗失魂丧胆败下阵去。”究其原因,应该说是海陆军三军未能有效地协同作战。

塔山阻击战 - 结果影响

塔山阻击战是残酷的阵地坚守防御战,经过6昼夜的鏖战,我军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塔山钢铁阵地,以伤亡3570人的代价,换取了歼灭国民党军计6549人的战绩,创造了“模范的英勇顽强的阻击战”范例,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北援计划。蒋介石失去了塔山,从而失去了整个中国大陆。当解放军成功进行塔山阻击战后,国民党军事学者长叹:“党国之败,败于塔山。”

经过五天激烈的战斗,解放军据守的塔山阵地全线岿然不动。国民党军在付出了6222人伤亡、607人被俘的重大损失之后,不能向锦州前进一步。在此期间,解放军于10月14日11时起发起对锦州的总攻,到15日8时,全歼守军。两周之后,10月28日,由新一军、新六军等部队组成的廖耀湘西进兵团在辽西黑山附近全军覆没。11月2日,沈阳、营口解放。11月9日,最后一批残余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乘船黯然离开葫芦岛。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全面崩溃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终于轰然倒下。

塔山阻击战 - 客观分析

担任塔山地区阻击战任务的是解放军四纵、十一纵和热河独立四师、六师和炮兵旅,由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统一指挥。而从锦西、葫芦岛方向驰援锦州的敌军是九十二军二十一师、六十二军、三十九军两个师、五十四军和暂编六十二师、独立九十五师,共11个师。也就是说,东北解放军以8个师阻援,而国民党军是以11个师进攻。解放军8个

师顶住敌军11个师的进攻,战斗是异常激烈的,其激烈的程度也可以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单纯从交战双方的兵力、火力、战场态势等客观因素来研究,国民党军实在没有理由输掉这场战斗。

塔山地势

塔山并不是山,所以地势易攻难守。东靠大海,易受海上军舰侧射火力威胁。中间的塔山村左右有8000米的开阔地带,基本上无险可守。左边虽是略有起伏的丘陵地带,但最高点白台山也才不过海拔261米。四纵的部队于1948年9月25日夺取了塔山,但迟至10月6日才开始在塔山桥、塔山堡、白台山一线构筑工事。塔山陆地周围没有树木,所有建筑用的木料、土石等都要从很远处一点点扛来。由于时间短促,加之没有经验,到10月10日战斗打响之时,解放军所依托的只不过是一个临时性野战工事。

以国民党军当时的技术条件,进攻这样的以土木结构为主的阵地,可以先用远程重炮,舰炮及航空火力对目标进行饱和轰击,摧毁地面工事,大量杀伤守卫人员,然后用重炮压制敌方炮火,同时命令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冲锋。坦克可以进行抵进射击,逐一摧毁阵地上的火力点,然后反复碾压破坏阵前的铁丝网和其它障碍物,打开突破口。国民党军其余的山、野炮可以向解放军阵地后进行阻断射击,打击增援人员。从军事技术角度来讲,国民党军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突破塔山防线,与锦州的守军会合。这是一个教科书般精确的方案,然而对比塔山之战的实际战况,这一纸上谈兵式的理想化假设突然变得那样荒谬、空洞,一相情愿。

兵力火力对比

塔山阻击战纪念塔图册

国民党方面先后调致锦西、葫芦岛的部队有华北的92军(最后只来了21师)、62军、独立95师,以及由烟台来的调来的39军。再加上原驻锦西的54军和暂编62师,东进兵团共有11个师。54军的最前身是由教导第三师改编的陆军第十四师,是陈诚系统的骨干部队之一,霍揆彰、黄维、方天等国民党著名将领都担任过该军的军长。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抗战时也曾在该军服役。抗战后期,原属54军的第十四师,第五十师先后调出,组成了著名的新六军。在塔山作战期间,该军军长是阙汉骞,下辖第8师、第198师和暂57师。198师是抗战期间由湖南地方部队升级的,由于隶属54军时间已久,此时已被军长阙汉骞视为基本部队;第8师,于1945年转隶54军,原属胡宗南系统的第三十八集团军第57军时,范汉杰曾是他们的总司令。第8师师长周文韬、副师长施有仁在抗战中都曾在范汉杰当军长的27军在当过团长。因为这层关系,范汉杰在担任锦州指挥所主任时才能将54军从胶东调过来,也正因为如此,阙汉骞在整个塔山战斗期间一直让第8师代表54军主攻,而让他自己的基本部队198师只担任锦西的守备任务。暂57师是由交警部队拼凑而成的,武器破旧,人员不足,没有重武器,战斗力极弱。另外,原属新六军的暂62师新被全歼,正在锦西整编重组,也由54军指挥。54军是美械装备军。军属炮兵营有美制一〇五榴弹炮十二门,8师和198师属美制七六二山炮各十二门。

92军是华北蒋系部队中的主力,由于傅作义不派部队来接防,故只有21师来锦西参战。62军是广东军阀余汉谋的部队,在地方部队中无论从装备还是训练都是上乘的。独立95师自称“赵子龙师”,该师为广东部队,曾经隶属于62军和92军。此次塔山作战国民党军的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是该师的老长官,因此将该师调来,并担任对塔山村的主攻任务。参加塔山战斗的还有驻北平的国民党空军,海军第三舰队的三艘军舰,包括国民党最大的水面舰艇重庆号。国民党方面还调集了装甲部队支援作战,但10月14日才运到葫芦岛,没有投入战斗。39军是1948年8月刚刚由李弥的第八军103军为基干扩编而成的,10月15日才由烟台海运到葫芦岛,没赶上参加战斗。

解放军参与塔山阵地防守的是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和第十一纵队。四纵的前身是山东胶东军区地方兵团进入东北以后扩编而成的。《东北解放战争资料》一书对四纵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四十一军(四纵)作风勇敢,不太讲究战术,过去战役中参加进攻及攻坚战役较少,担任阻击、打援、防御之艰苦的战斗任务较多。参战次数最多,干部战士伤亡很大,部队作战决心很顽强,不怕伤亡不叫苦,执行命令坚决,善于打阵地战,也能打运动战,在防御战斗中有顽强的战斗力。”“为东北部队中的主力军。”但《东北解放战争资料》一书中末写明的是在塔山战斗前,四纵进行的都是运动防御,象塔山阻击这样的坚守防御对四纵还是第一次。按解放军的惯例,一等主力负责进攻,虽然伤亡大,但缴获也多,有油水。只有新部队才负责打援。阻击战伤亡很大,是纯粹的消耗,干部战士对坚守防御都没有兴趣。根据1948年8月的统计,四纵共有40637人,长枪13728枝,短枪2716枝,冲锋枪838枝,轻机枪990挺,重机枪172挺,六〇炮163门,迫击炮6门,高射炮10门,山炮26门,野炮10门,榴弹炮3门。

十一纵队由冀热辽军区两个独立师及地方部队所编成,下辖31、32、33三个师。根据1948年8月的统计数字,该纵共有29668人,长枪10430枝、短枪1592枝、冲锋枪632枝、轻机枪544挺、重机枪107挺。由于十一纵是新部队,火炮比较缺乏,尤其

没有大口径的远程炮火。仅有山炮9门。

国民党方面直接投入进攻的兵力为五个师,解放军在塔山、白台山担任防守的为四纵10师和12师。由为没有国民党方面资料,不能列出双方具体的兵力比例,但国民党方面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国民党军拥有更多的大口径火炮,另外还能得到重庆号巡洋舰上一五二毫米重炮的火力支持。同时解放军也没有空军和坦克,只在阵地上配置了高射炮和战防炮。

塔山阻击战 - 塔山名将

吴克华

颜面白皙,身材颀长,语言儒雅,气宇轩昂。将军有勇有谋,军政皆优,指挥作战以稳、细、准、狠见长。

吴克华将军十六岁参加红军,少年老成,人称“小大人”。

莫文骅将军共吴克华将军统领四十二军,莫为政委尝戎服佩枪,望之凛然。吴为司令员尝便衣布履,手执书卷,人谓之曰:“不像个司令员,倒像个穷教员。”

塔山阻击战前,吴克华将军于纵队师以上干部会议上曰:“同志们,我们纵队几位领导人决心已下,要准备打硬仗、恶仗、苦仗,无论付出多大牺牲,也要守住塔山。打掉吴克华还有莫政委、胡副司令员等领导人。我们誓与阵地共存亡,决不能让敌人前进一步。”欧阳文将军与余言此曰,其时吴司令员神情严肃,话语激越,有破釜沉舟之气概。

莫文骅将军言,塔山阻击战前某日下午接东野总部电报,派作战处处长苏静至四纵作

联络员,参加党委会,不发表意见。苏静单独与总部联络,来往电报他人无权知之。是时,吴克华将军忿忿与欧阳文曰:“这是从红军以来没有过的怪现象!”苏静将军曾告余,林彪派将军赴塔山,主要目的为督战,担心伤亡过大,指挥员动摇。

江雪山言,塔山阻击战中,吴克华将军体重至少减去十斤。前有阻力,上有压力,难啊!。

塔山阻击战中,李天佑将军奉四野令,率一纵进至高桥,随时准备增援。每战至关键,李天佑将军便电话询吴克华将军:“老吴,有没有把握?我们上罢!”吴克华将军则乐呵呵答道:“此战役我们四纵包了,绝对不会有劳老大哥。”

吴克华将军总结塔山阻击战经验曰,要把防御作战的任务,总的企图,以及达成这一任务的重大意义告诉大家,为全体指战员所理解。这样就能够防止和克服那种认为防御“伤亡大,收获小,啃骨头,没油水”,甚至认为好像“打防御不是主力的任务”等错误思想。

又曰,要做到既知敌之短,又知敌之长。知其短,可以我之长击敌之短;知其长,可避敌之长,匿我之短,更多的给敌制造困难,减杀其优势。可以从劣势中争取相对优势。

又曰,选择有利地形,构成重点、纵深梯次的环形防御。坚守防御,选择正面比较狭窄,一翼或两翼有天然障碍的有利地表,是保障重点防守和纵深配备的重要条件。

又曰,火器配备的原则是“火器分散,火力集中”,既能保障集中火力杀伤敌人,又不致使火器遭敌破坏。

又曰,保持机动,保持主动。将主要兵力集中使用在主要防御方向上,作纵深梯次的部署,在次要方向中注意节省兵力。切忌分兵把口。

吴克华将军言:“宁可把子弹消耗在靶场上,不要让子弹浪费在战场上”。将军抓训练要求符合实战,具体细致,如射击训练要求既要瞄死靶,又要瞄活靶;投弹训练要求既能由上而下投,又能由下而上投;刺杀训练要求由静的目标,进到动的目标;齐步、跑步等训练不能只求整齐而减低速度等等。

吴克华将军慎战,每役非利不动,非得不用,不打则已,打则必胜。

1944年初冬,胶东军区有领导提出与赵保原决战计划。吴克华将军亲自至赵保原主要据点万第观察后,则认为立即打有失败危险,须作充分准备再打。胶东军区领导林浩问将军:“需要准备多长时间呢?”将军对曰:“三个月左右吧。” 其时有人言将军保守,有人言将军右倾,而将军不以为然。1944年冬至次年开春,将军嘱司令部模拟万第之地形和防御工事,组织部队进行有针对性的战前攻坚演练。1945年2月11日至19日,将军率五个团加五个营的兵力,进行讨赵之决战,一举歼敌一万二千余人,胜利完成了胶东军区交给的任务。

华楠将军有诗赞吴克华将军云:

南天一柱气如虹,披肝沥胆建奇功。

土城阻击护北斗,驿道奔袭挫敌锋。

临江论兵惊四座,塔山鏖战震两京。

难忘春风风人时,入地甘霖细无声。

“文革”之初,吴克华、萧华、莫文骅三将军同打倒,其罪名为“刘邓黑干将”, “三华反三军”。“三军”者,海陆空军队院校造反派也。

1967年6月30日,吴克华将军接一匿名电话,通知晚上至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四十六周年文艺晚会。将军按通知如期至京西宾馆集中,见他人均有入场券而己无,“知趣”而返。是晚,演出舞剧《井冈山会师》(***和林彪会师)。数日后,海、空军机关造反派指将军反对林彪,组织万余人举行“炮轰吴克华”大游行。此后,将军被非法监护,立案审查达五年之久。

“文革”中,几位老乡战友揭发吴克华将军于红军赣东北时期被俘变节,将军有口难辩,愤愤,曰:“老乡老乡,背后一枪。”

“九、一三”事件后,有人赞吴克华将军是“反林彪的英雄”。将军对曰:“过去说我反对林彪,我不承认,那是强加给我的。今天我还是这样说,我没有那么高的水平。”

吴克华将军复出后,工作调动频繁,先后任铁道兵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将军临危受命,南调北遣,人走家搬,从不讲价钱、提条件。军委凡遇棘手问题,即派将军出马,故时人称将军为“突击司令”。

1979年2月,吴克华将军赴任新疆,适中苏边界若临战之际,谣峰四起,人心惶惶,西北汉族群众纷纷内迁。其时将军夫人张铭正患病,将军毅然举家北上,飞抵乌鲁木齐。是日傍晚,将军携夫人、子女安步上街,观街景,购物品,谈笑风生。乌鲁木齐市民见之,一传十,十传百,人心定矣。

1987年冬,吴克华将军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暂居军区留园宾馆。将军住下后,即招秘书伸三指,曰:“第一,我既然住在这里,它就是我的宿舍,请把原来的服务员撤走;第二,把地毯和公家的物品搬走,按照我应配备的家具给我配备;第三,我从外地来,没有蚊帐,能否留下两床蚊帐,我按价付款”秘书一一照办,不敢懈怠。

1980年1月,吴克华将军至广西边防视察,由南宁而宁明,由宁明而凭祥,由凭祥而东兴,由东兴而合浦,轻车简从,不住宾馆,不吃酒店,均宿部队招待所,二十余天无一日不是“四菜一汤”,宴请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亦不破例。

吴克华将军守正不阿,廉介自持,为官数十年,未尝馈略权要,未尝以权谋私。子吴晓伟由士兵而将军,现任湖南省军区参谋长,颇有父风。

吴克华将军治军格言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有人问吴克华将军带兵秘诀,将军答:“尊重人,尊重士兵”。

吴克华将军下部队视察,喜与士兵交谈,临别必一一与在场士兵握手,数十人上百人不计,若发现漏握一人,必回头再握。某日,将军视察炮兵某部某连,将返之际,忽见门前一棵大树,树上设一了望台,台上站一士兵,即沿梯攀登廿余米,与之握手致意。又某日,将军至某边防站视察,一一看望士兵,闻一士兵外出牧羊未归,即坐门口等之,见面握手后方上车离去。将军言:“一个士兵能见到大军区司令员的机会太少了。”

, 吴克华将军晚年,常思念战争年代牺牲之战友。将军常与来访者屈指数之:四十一军解放战争中,有一名名师级干部,十名团级干部,三十名营级干部和六千零四十七名连以下指战员牺牲,尤为曾付出伤亡三千余人代价的塔山阻击战而痛惜。1987年1月13

日,吴克华将军病逝于广州,骨灰安放塔山,与牺牲将士共长眠。

胡奇才

简介

胡奇才(1914年9月--1997年7月3日)原名胡其财,1914年9月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高桥区李家田村一个佃农家庭,全家七口人,靠租种地主一石田、撑持一个小的豆腐坊度日。小小年纪,胡奇才就在豆腐坊、田畈随家人一起从事力不胜任的劳作。母亲因产后热不幸去世后,他更是竭尽全力替父亲分担繁重的农活。9岁进村里私塾读书,半耕半读,三年乃辍。虽然只读了三年,可他的启蒙老师、共产党员张楚峰,对他的教育和影响极为深刻。

“汉阳造”步枪

1929年,胡奇才亲眼看到敌人把张楚峰抓到村前的河边,残酷地杀害了,他满腔悲愤,参加了少先队。他村地处赤白两区交界,少先队的主要是任务是站岗放哨。1930年8月的一天,胡奇才正在后山顶上放哨,少先队大队长说:上级号召要扩大红军,你们谁要参军,赶紧去报名。他连忙答应:我去!父亲拉住他说:你祖父年迈,哥哥病重,两个妹妹还小,我身体也不好,你走了,家里怎么办?他回答说:不参加红军,都没有活路!一狠心,参加了华河区红军特务营。他从小生得身材魁梧,能吃苦耐劳。参加红军后,不避艰险,不怕牺牲,不到三个月连打五仗,亲手缴获一支“汉阳造”步枪。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和开创川陕苏区的斗争。

转入中国共产党

胡奇才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胡奇才参军不到三年就身负五伤,1933年6月担任红四方面军十一师三十五团政委时,年龄不到19岁。随即参加长征,先后担任十一师、十二师政委。

1937年12月,胡奇才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三大队六队队长。1938年8月,党中央派遣干部增援山东,组成山东干部大队,胡奇才任大队长。8月21日,奉毛泽东同志“第一要当好学员,第二要当好教员,第三要当好指挥员”的临别指示率队离开延安。历时三个月,行程三千里,胜利到达沂蒙山根据地。11月,他被分配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八支队任副司令员,不久任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司令员兼鲁中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从此坚持鲁中抗战达七年之久。先后担任山东纵队第一旅副旅长、鲁中军区参谋处处长,指挥所部进行葛庄战斗、临朐战斗,攻克沂水城,打击顽军势力,粉碎日寇“扫荡”,为鲁中根据地的巩固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鲁中人民至今还记得当年的胡奇才司令。

1987年,迟浩田到沂蒙山区视察,有一七旬老翁特地向他打听胡奇才同志,并当场唱出了当年歌颂临朐战斗胜利的歌谣:“胡奇才,不简单,指挥八路打冶源;打死鬼子三十三,活捉一个翻译官。”迟浩田听后感慨万千,回京后即亲笔写下了这首歌谣,敬赠胡奇才老将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胡奇才任山东区第三师副师长,率部急驰东北。1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1946年5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司令员,10月底进行了新开岭战役。10月间,国民党政府为实现先南后北逐次占领全东北的目的,集十万兵力分三线进犯南满根据地。我辽东军区拟集结主力保卫丹东,掩护首脑机关和后勤各单位转移。胡奇才根据战场形势机动处置,果断决定将已经分散的全纵队迅速收拢,把敌中路军二十五师诱至宽甸地区新开岭,歼敌8000余人,俘敌师长以下6000余人,缴获无

数。战后,敌人从三面向我压来,南面是鸭绿江,情势万分危急,他沉着指挥部队迅速撤离战场,穿过桓仁原始森林向辑安地区转移。途中,带着6000多名俘虏,还要不断与追敌交火,异常艰险。这段历程,后来被改编成电影《逆风千里》。新开岭战役,是辽东我军首次大捷,在自卫战争敌强我弱形势下,首创东北我军一役歼敌一个整师的战例,粉碎了敌人的战略企图,扭转了南满战局,受到中央军委、东北联军总部的通令嘉奖。

1946年12月3日,胡奇才部到达通化与军区会合。他头部旧伤复发,离开部队到大连医治。1947年4月返回部队,参加了夏季攻势,因头剧痛不愈,只得又去哈尔滨疗养,1948年5月因召归队。9月,辽沈战役开始。辽沈战役的开端是锦州战役,塔山阻击战是保障锦州战役胜利的一场重要战斗。9月间,我东北军迅速包围了锦州,对东北敌军形成了“关门打狗”的态势。国民党政府见状大吃一惊,分别以11个师和12个多师的兵力组成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从锦西、葫芦岛和沈阳东西对进,急救锦州。我四纵队和十一纵队及两个师部署在锦西以北塔山一线阻击敌东进兵团,四纵队布防于塔山一带核心阵地。塔山位于锦西至锦州之间,是我防御阵地的一道门闩。两锦之间仅距30余里,这就决定了我军只能寸土不让地坚守,而决不能采取运动防御。可是,塔山无山,只是个无险可守的村庄。任务重大,东北联军总部命胡奇才亲临塔山指挥。他多次到阵地观察,他指挥塔山部队与敌激战六昼夜,抵住了敌人六个师的轮番攻击,打得敌人寸土未进。蒋介石难以置信,乘飞机亲临塔山观察,叹道:“没有料到,三个军在海空军配合下,就是打不过塔山。”塔山阻击战,是我军历史上少有的防御战,许多文艺样式都有描述它的作品,广泛传颂。

同年11月,胡奇才任东北野战军第四十一军副军长,率部入关,途中又因旧伤复发回沈阳治疗,1949年9月,转到北京治伤。周恩来同志听说他到京便接见了他,详细地询问了塔山战斗情况,后来亲自给他联系医院,还安排他见到了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不久,通知他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候补委员,参加了

开国大典。

辽东军区、辽西军区司令员

1950年后,胡奇才历任辽东军区、辽西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2年5月,他主动要求赴朝鲜战场参观学习,任东北军区赴朝参观团团长,兼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六十八军副军长,工作半年。同年12月,进入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班学习。1954年10月毕业,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分管军务、装备、科研等项工作,参加过天安门、人民大会党、钓鱼台等大型维修和修建工程,参加过“两弹”试验基地、指挥及防护防御阵地建设等保密工程,参加过勘察筹建军事工程院校和军事工程机械等项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因病医治无效

1997年7月3日,胡奇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一位外国军事学者在仔细研究了新开岭战役和塔山阻击战后,十分惊诧地说:“胡将军居然是位从班连营团旅师军、一级没漏提拔起来的土生土长的高级将领。”

将军在塔山之战之时几轶事

塔山,无塔也无山。

四纵,就是塔,就是山。

――作者手记

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绝对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和兴趣。

黑衣、黑裤、黑帽和海带一样的黑脸,就象一团黑乎乎的铁塔在移动,唯独那叼在嘴上的咔啡色雪茄烟,呈现出略微不同的色彩。

谁也不会回头看他一眼,因为他的衣着太普通了,太一般了。如果时光之手把他推回四、五十年前,人们肯定会把他当成挑担卖菜的菜农,推车扛包的脚力,或者挖山掘井的矿工......,而今天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位进诚走亲访友的老农民。

他匆匆走向塔山

45年前,当他在秋叶飘零中匆匆地从九股屯走向塔山时,就毫无疑问地成为当时东北战场上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我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注视着他。

国民党“剿总”总司令卫立煌注视着他。

塔山阻击战 - 历史评价

应该说,迄今为止,关于解放战争的叙述,对于塔山之战评价仍有不足之嫌。这场发生在一九四八年十月上旬的阻击战,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局部战场——塔山之战的胜负,不但关乎辽沈战役的进展乃至结局,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自此以后解放战争的进程。塔山之战的这一价值,作战双方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官兵,当时都没有或者不可能有清晰的

认识。在那个狭小的局部战场上,每分每秒都经受着生死考验的他们,无法设想国共两军在东北地区的交战将由此演变成何等规模。他们仅仅知道:这是一场血拼,为了达到作战目的,必须不惜代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