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克服中小学生写作文的畏难情绪,消除作文的神秘感;培养中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爱好,提高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中小学生写作文的观察能力,重视写作的实践性;扩大中小学生的阅读范围,激发写作的自觉性。 关键词:新课标 作文 教学 正文:
语文教学是教学中的“老大难”,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难中之难”。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直接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中小学生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我们的学生平时讲话滔滔不绝,声情并茂,很精彩,但是却不会写作文,一见写作文,就头疼,有的缠着爸爸妈妈帮忙;有的东拼西凑,不知所云;有的烦躁哭闹……对这个学生、家长、老师都头疼的问题,我简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克服中小学生写作文的畏难情绪,消除作文的神秘感
中小学生的作文,写的就是感受深的生活小事。只要感受深,印象深,写出来就是好文章。《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提出:“我手写我口”,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说话作文是一家”。我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有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喜欢……”随便补充,他回来后,抓耳挠腮,不知怎么办?我启发他:“你不是喜欢玩赛车吗?你就写玩赛车,平时你给妈妈讲的多生动,多有趣啊!你现在就把给妈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好吗?”他犹豫了一下:“那行吗?”“怎么不行,写出来绝对棒!”他照着我的话去做,完成了作文。我看他在作文中写道:他的赛车如何上路,如何撞翻栏杆,如何冲到小河里洗澡,看到河水清澈见底,水草碧绿,游鱼自由自在,多美啊!他想顺手捞上两条小鱼,过了山洞,猛然出现了两条小路,他不知该走哪条,来了个急刹车,车屁股冒出一团黑烟,车急跳起来,像青蛙一样,他乐得哈哈大笑……在叙述中,车发出的声音都用象声词摹拟出来,的确是写的绘声绘色,让人感到童心的可爱,这就是一篇好的作文。其实,写好作文并不难,只要如实的把自己觉得有趣,印象深的地方写出来就行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作文一二年级称为“写话”,三四年级称为“习作”,五六年级才称为“写作”,这就是为了降低写作的难度,让中小学生敢于大胆写作。 二、培养中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爱好,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中小学生的作文命题,首先就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提倡他们自由表达,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亲身经历过的难忘的事写出来。学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后,老师又布置了一篇作文。这次,我儿子写的是《我爱故乡的苹果》,原因:他喜欢吃苹果,更重要的一点是,去年秋假,他在老家同哥哥、伯伯一起到果园去摘苹果,在果园里,他看到满园的苹果,白里透红,看得他口水都流出来了,一棵棵果树都压弯了腰,他太兴奋了,尽管害怕,他还是爬上了树枝,骑在树上,同哥哥一起摘、吃、笑、叫,太难忘了,他把亲身经历的这件事写出来,很有趣味。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是要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作文中的闪光点,一个好词,一句比喻,语言的通顺、流畅……等等,及时给学生以表扬和肯定,经常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
赞美是一种鼓励;赞美是一种肯定;赞美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得美丽;赞美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也许一次小小的赞美,就能改变人的一生。”对于赞美的需要、渴望,成人尚且如此,何况中小学生?我们老师,又何必吝啬赞美语言呢?多赞美、多表扬学生,就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三、提高中小学生写作文的观察能力,重视写作的实践性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我们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有意识的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生活,去发现美。不少同学写作文下笔难或作文写不出新意,就是这方面欠缺。如有个学生写“秋天是什么”这篇文章,不知该如何去写?老师陪他一块儿去观察,野外天高气爽白云朵朵,他认为“秋天是又高又蓝的天”;大街上,人来人往,特别显眼的是姑娘的裙子,飘逸的长发,以及展示的那种洒脱,他认为“秋天是姑娘们飘舞的长裙和长发”;来到水果店,看到颜色鲜艳,琳琅满目的水果,他认为“秋天是熟透的苹果、梨、葡萄”;来到菜市场,看到红薯,他高兴极了,认为“秋天是又大又圆的红薯”。你看,写得有血有肉,多生动,很有新意,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因此,观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扩大中小学生的阅读范围,激发写作的自觉性
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强调的都是大量的阅读积累。中小学生多读多背多积累,不仅可以开发大脑记忆,而且可以夯实作文基础,日后方可厚积薄发,旁征博引,妙笔生花。《语文课程标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同时规定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三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五六年级)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七—九年级),不少于260万字,九年累计,应达400万字以上。但是在实际中,我们的学生能不能达到呢?这是我们家长和老师应该关心的一件大事。《语文课程标准》附录还规定了必背的古诗文篇目,强调的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由此可见,要想写好作文,阅读特别重要。在大量的阅读中,既开阔自己的视野,又进行美的情感体验,同时积累文章中的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格言警句等等,将它们存储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终生的营养,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牟克昌.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文如何进行有效教学[J].高考,2020(06):81. 作者简介:李晓茸,渭南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中文专业、本科学历、一级教师,多年从事《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学任务,有较好的教育教学研究基础,具有相应的研究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