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2023-05-31 来源:独旅网
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青州市口埠学校

李瑛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试题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第Ⅱ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其中“周制”指(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其变法性质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3.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让弟弟娶汉女为妻;改姓为元;对30 岁以下仍讲胡语者“降爵黜官”。孝文帝的这些措施是( ) A.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 B.有利于北魏统一全国 C.阻碍了汉族文化发展 D.促进了民族融合

4.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5.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华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做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6..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一辆大众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的全球化趋势B.美国汽车生产能力下降 C.汽车行业无序竞争D.欧盟内部生产分工需要

7.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C.战争引起民族解放运动 B.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 D.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 8.无知伴随着愚昧出现,往往会留下千古笑柄。十九世纪,欧洲某名人用漫画讽刺达尔文观点为,结果反被后人嘲笑,下面是达尔文观点的是( ) 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浮力定律 D.相对论

9.2014年初,俄罗斯多个城市举行活动,纪念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71周年。这次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主要是因为它( ) A.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B.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使二战进入了最后决战阶段

10.潍坊历史悠久,英杰辈出,巨著流芳。下列著名作品问世最早的是( ) A.《清明上河图》 B.《齐民要术》 C.《金石录》 D.《十钟山房印举

11.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 A.二战,冷战 B.二战,中东战争 C.一战,二战 D.二战,科索沃战争 12.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人口数量 B.经济实力 C.资源优势 D.军事实力 13.《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14.“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的。”这个评价的依据是唐太宗( )

A.奖励军功,按照功劳大小分封爵位 B.大力加强监察制度,监督地方官员

C.善于听取臣下建议,鼓励臣下直言 D.创立行省制度,推行改革采用汉法

15.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标志,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与这一现象与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组织的建立

16.右图为木版年画《教子成名》。它描绘的是古代女子王春娥因教育儿子刻苦读书,考取功名,而受到朝廷嘉奖的故事。我们潍坊地区最著名的木版年画产地是( )

A.杨柳青 B.桃花坞 C.杨家埠 D.姜庄镇 17.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以下最符合该论断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闭关锁国政策 18.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力量之源。下列不属于长征精神的是( )

A.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B.患难与共的团结协作精神 C.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为人类和平正义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19.“„„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20.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 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的欢乐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D.“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的狂热

21.我国南方的一座城市,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而来,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它就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22.“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青年学生奋起抗争,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烈火。潍坊地区的烈火首先燃起在( )

A.潍县 B.高密 C.青州 D.昌邑23.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 ) A.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B.罗斯福新政能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调整 D.罗斯福新政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4.“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作者是在抨击苏联的( ) A.新经济政策 B.农业集体化运动 C.工业化运动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5.他的画,让我们了解了北宋东京的繁华,了解了北宋的社会风貌,他就是生活在我们潍坊地区的( )

A.郑板桥 B.赵明诚 C.张择端 D.赵秉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8分,第28小题分16,共50分。

26.(16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诞生的时代背景。(3分)

材料二 “指挥员们、战斗员们在经过了两万多里的长征的洗礼和战火的考验之后,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将会以你们的勇敢无畏和丰富的战斗经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我们的目标──完成长征北上,打击日本侵略者。” ──毛泽东,1935年9月哈达铺决策

(2)据材料二,分析红军进行长征的两个主要目标是什么,(2分)这两个目标最终是否得以实现?(1分)请用史实证明之。(4分)

材料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打破核大国的讹诈与垄断,为了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断做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老一代科学家和广大研制人员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取得了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

(3)据材料三,党中央做出研制“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目的何在?(2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2分)

(4)实现中国梦,需要弘扬中国精神。综合上述问题,你认为中国精神的核心是什么?(2分)

27.(18分)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四大发明是其典型代表。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中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取得突破性发展并广泛传播于世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元时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三大发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3分)

材料二 “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2)说出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2分)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4分)

材料三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3)请根据材料三,举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各一例,说明上述材料所表达的观点。(4分)

材料四 (下图)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英国煤厂 汽车长龙 日本福岛1号核反应堆 农药

(4)综合上述材料,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说说你所了解的负面效应有哪些?(至少答出两项,4分)

(5)中国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从“神五”到“神十”的发射成功,我们科技成就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中国正一步步地实现强国的梦想,作为青少年学生时代赋予了我们怎样的职责?(2分) 28.(16分)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有危机伴随。19世纪中期的日本、美国和俄国都出现了社会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顺利度过了危机,走上富强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佩里舰队到达

材料二

日本

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希望在西部新州使用黑人奴隶,而北方工厂主希望实行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终于到了不用战争手段不能解决的程度。经过4年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面临怎样的危机及其应对措施。(4分)

(2)为什么说材料二中的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

材料三

对峙中的两大集团 丑陋的“轴心”(柏林—罗马—东京)

(3)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两次危机之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4分)

【浴火重生】 材料四 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

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

(4)依据材料五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2分)

(5)材料六中“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意义?(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