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指导教师:
目录
1.前言………………………………………………3
2.实习目的…………………………………………3
3.实习要求…………………………………………3
4.实习仪器与工具…………………………………4
5.具体任务及过程…………………………………4
6.实习内容…………………………………………4
7.实习步骤…………………………………………4
①DS3水准仪和DJ6经纬仪的使用方法………4
②水准测量………………………………………6
③导线测量………………………………………7
④碎步测量………………………………………9
⑤绘图……………………………………………10
8.实习数据…………………………………………11
9.误差分析及解决办法……………………………13
10.实习心得与体会…………………………………13
前言:
这次实习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程度的掌握。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生产活动。
(一)实习目的:
1、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测量学课程的理解,熟悉并掌握地形测量内外业的技术设计、作业程序施测方法。
2、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学生苦练基本功的良好风气,在测、记、算、绘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4、培养学生在地形测量工作的设计、组织、安排、总结等管理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5、使每个学生具有严谨、细致、准确、快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6、认识地形测量的科学性、艰苦性、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增强个人工作的责任感和测绘工作所必须的团结协作精神。
7、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地形测量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
1、在野外测量实习时注意人身和仪器安全
2、当天任务必须当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保持实习进度
3、实习以班级的小组为单位进行,班长、组长应认真负责,组员之间应密切配合,保持团结
4、不许无故迟到早退、旷课,保证实习的时间
5、如遇到特殊情况或因天气原因,实习顺延或另行通知。
(三)实习仪器和工具:
水准仪,经纬仪,塔尺,三脚架,半圆仪,铅笔,橡皮,皮尺,画板,,直尺,50*50图纸,表格(水准测量手簿,闭合水准路线计算表,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闭合导线平差计算表)。
(四)具体任务及过程
任务:测量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内部以及校外的区域,完成小地区大比例地形图的绘制,并完成测量实习报告书。
过程:完成对测量区内四个控制点的控制测量,完成对测量区内各种地物的碎步测量,绘制小地区大比例地形图并完成测量实习报告书
(五)实习内容:
1、控制测量 ①导线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②水准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碎步测量(经纬仪测绘法):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3、绘图:根据已知数据展绘成地形图。
(六)实习步骤:
1、水准仪和经纬仪的使用方法
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1) 安置仪器,熟悉水准仪基本构造、各部件名称和作用
1) 选择坚固、平坦、空阔的地方打开三角架,使三角架的三条腿近似等距,架设高度应该适中,架头应该大致水平,架腿制动螺旋应该固紧;
2) 打开仪器箱,双手取出水准仪,将仪器小心地安置到三角架顶面上,用一只手握住仪器,另一只手松开三脚架中心连接螺旋,将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
3) 对照教材,观察仪器的各个部件的构造,熟悉各螺旋的名称和作用,试着旋拧各个螺旋以了解其功能。
(2) 学习水准仪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平与读数的操作流程
1) 粗略整平: 粗略整平是借助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大致铅直,从而视准轴粗略水平。
2) 瞄准水准尺
① 将望远镜对着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② 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采用望远镜镜筒上面的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然后拧紧制动螺旋;
③ 从望远镜中观察,转动物镜螺旋进行对光,使目标清晰,再转动微动螺旋,使竖丝对准水准尺;
④ 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若十字丝与目标影响有相对移动,则应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读数不变为止。
3) 精平:眼睛通过位于目镜左方的符合气泡观察窗看水准管气泡,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像吻合,即表示水准仪的视准轴已精确水平。
4) 读数:观察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读数。
注意事项
(1) 立尺时应站在水准尺后面,双手扶尺,使尺身保持竖直;
(2) 前后视距可先由步数概量,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3) 读取读数前,应仔细对光以消除视差;
(4) 观测过程中不应进行粗平,若圆水准器气泡发生偏离,应整平仪器后重新观测;每次读数时都应进行精平;
(5) 测量完毕后,应立刻检核,一旦误差超限,应立即重测;经纬仪的使用方法
(1)架设仪器: 将经纬仪放置在架头上,使架头大致水平,旋紧连接螺旋。
(2)对中: 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可以移动脚架、旋转脚螺旋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
(3)整平: 目的是使仪器竖轴铅垂,水平度盘水平。根据水平角的定义,是两条方向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以水平度盘一定要水平。
粗平:伸缩脚架腿,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检查并精确对中:检查对中标志是否偏离地面点。如果偏离了,旋松三角架上的连接螺旋,平移仪器基座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拧紧连接螺旋。 精平: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4)瞄准与读数:
① 目镜对光:目镜调焦使十字丝清晰。
② 瞄准和物镜对光:粗瞄目标,物镜调焦使目标清晰。精瞄目标。
③ 读数: 调整照明反光镜,使读数窗亮度适中,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使刻划线清晰,然后读数。
2、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a=Hb+a-b
(2)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①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②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①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ai-∑bi=∑hi
②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度应该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③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容许值,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最终结果见实习数据。
3、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①角度检核条件: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
fβ=∑βi-(n-2)×180 应满足限差要求,其中n为多边形角个数。 ②坐标增量检核条件:
fx=∑△xi
fy=∑△yi
上述理论值应为零,可实际上一般不等于零,但也应该满足限差要求。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②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③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④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
⑤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测角:
导线转折角的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用DJ6经纬仪测两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3)量边:点间距离已经给出,无需测量。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平差计算表”中,见实习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①计算角度闭合差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β= (n-2)×180 式中 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 不等于理论值 ,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即
fβ=∑βi-(n-2)×180
②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 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的计算公式为:fβp=±60〞√n
③计算水平角改正数 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的计算公式为:
Vβi=-fβ/n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
∑Vβ=-fβ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见实习数据。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
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①计算坐标增量 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②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增量闭合差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f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fy,即
fx=∑△xi
fy=∑△yi
③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f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fD= √fx2+fy2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K=fd/∑Di 图根导线的KP为1/2 000。
如果K>K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如果K≤K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④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 调整的原则是将fx 、f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以vxi、vyi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Vxi=-fx/∑Di×Di
Vyi=-fy/∑Di×Di
⑤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4、碎步测量:
(1)碎步点的选择
碎步点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对于地物,碎步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2)经纬仪测绘法
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步点的
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步点的距离和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八碎步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式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
5)记录。将所测读数依次填入手簿。
6)计算。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步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
7)展绘碎步点。用细针将量角器的圆心插在测绘点,转动量角器,将量角器上等于β角值的刻画线对转起始方向线,此时量角器的零方向便是碎步点1所在的方向。然后按测得的水平距离依图比例尺再该方向上定出点1的位置,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
5、绘图(比例尺1:500)
(1)准备工作
用坐标网格尺绘制坐标网格,图幅大小50cm×50cm,网格边缘长误差不超过图上0.2mm,对角线误差不超过0.3mm,合格后标定网格坐标,并根据控制点坐标展绘各控制点,最后用比例尺量出各控制点距离,与实地水平距离的比较,之差不超过0.3mm。
(2)地形图测绘
主要使用经纬仪测绘法成图。
① 特征点的选取
特征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换处及独立物的中心点,能反映地物特征的地性线上;且间距最大在图上不超过2cm,最大视距对1:500,主要地物为50m,次要地物为70m。
② 立尺员的随机应变:立尺员要根据周围情况的变换,在弄清碎部点的关系的同时并绘出草图,以协助绘图员绘好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