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真空中半径为a的一个球面,球的两极点处分别设置点电荷q和q,试计算球赤道平面上电通密度的通量(如题3.1图所示)。
解 由点电荷q和q共同产生的电通密度为
qRRD[33]
赤道平面 q 4RRa q4{errez(za)[r(za)]2232errez(za)[r(za)]2232}
则球赤道平面上电通密度的通量
qDdSDeSSzz0dS
]2rdr 121)q0.293q
q4a题3.1 图
[0(a)(ra)2232a(ra)a2122232qa(ra)2(03.2 1911年卢瑟福在实验中使用的是半径为ra的球体原子模型,其球体内均匀分布有总电
荷量为Ze的电子云,在球心有一正电荷Ze(Z是原子序数,e是质子电荷量),通过实验得到球体内的电通量密度表达式为D0erZe1r,试证明之。 234rraZe2解 位于球心的正电荷Ze球体内产生的电通量密度为 D1er4rZe3Ze原子内电子云的电荷体密度为 33
4ra34ra
b c 0 a 电子云在原子内产生的电通量密度则为 D2er故原子内总的电通量密度为 DD1D2er4r4r323erZer4ra3
题3. 3图(a)
Ze1r 234rra33.3 电荷均匀分布于两圆柱面间的区域中,体密度为0Cm, 两圆柱
面半径分别为a和b,轴线相距为c(cba),如题3.3图(a)所示。求空间各部分的电场。
解 由于两圆柱面间的电荷不是轴对称分布,不能直接用高斯定律求解。但可把半径为a的小圆柱面内看作同时具有体密度分别为0的两种电荷分布,这样在半径为b的整个圆柱体内具有体密度为0的均匀电荷分布,而在半径为a的整个圆柱体内则具有体密度为0的均匀电荷分布,如题3.3图(b)所示。空间任一点的电场是这两种电荷所产生的电场的叠加。
在rb区域中,由高斯定律EdSSq0,可求得大、小圆柱中的正、负电荷在点P产生
a020r2的电场分别为 E1erb020r20br20r22 E1er0ar20r22
b c b c 0 a = 0 a b 0 a +
c 题3. 3图(b)
点P处总的电场为 EE1E120(brr22ar2r2)
在rb且ra区域中,同理可求得大、小圆柱中的正、负电荷在点P产生的电场分别为
E2err20r2r20er E2a20r22ar220r2
点P处总的电场为 EE2E2020(rarr2)
在ra的空腔区域中,大、小圆柱中的正、负电荷在点P产生的电场分别为
E3err020r20r20er E3r020r20r20
点P处总的电场为 EE3E3020(rr)020c
3.4 半径为a的球中充满密度(r)的体电荷,已知电位移分布为
r3Ar2Dra5Aa42r(ra)(ra) 其中A为常数,试求电荷密度(r)。
1r2解:由D,有 (r)D故在ra区域 (r)0在ra区域 (r)01r22ddr2(rDr)
22ddr[r(rAr)]0(5r4Ar)
2231drdrr3.5 一个半径为a薄导体球壳内表面涂覆了一薄层绝缘膜,球内充满总电荷量为Q为的体
[r(aAa)254]0
4电荷,球壳上又另充有电荷量Q。已知球内部的电场为Eer(ra),设球内介质为真空。计
算:(1) 球内的电荷分布;(2)球壳外表面的电荷面密度。
解 (1) 由高斯定律的微分形式可求得球内的电荷体密度为
0E0[1dr2dr(rE)]0[a21drdr22(r2ra44)]602ra34
(2)球体内的总电量Q为 Qd600ra344rdr40a
球内电荷不仅在球壳内表面上感应电荷Q,而且在球壳外表面上还要感应电荷Q,所以球壳外表面上的总电荷为2Q,故球壳外表面上的电荷面密度为 2Q4a220
3.6 两个无限长的同轴圆柱半径分别为ra和rb(ba),圆柱表面分别带有密度为1和2的面电荷。(1)计算各处的电位移D0;(2)欲使rb区域内D00,则1和2应具有什么关系?
D0dSq,当ra时,有 D010 解 (1)由高斯定理SD02er当arb时,有 2rD022a 1,则
a1r
a1b2r当br时,有 2rD032a12b 2,则 D03er (2)令 D03era1b2r0,则得到
12ba
3.7 计算在电场强度Eexyeyx的电场中把带电量为2C的点电荷从点P1(2,1,1)移到点P2(8,2,1)时电场所做的功:(1)沿曲线x2y2;(2)沿连接该两点的直线。
解 (1)WFdlqEdlqECCCxdxEydy
2222qydxxdyqyd(2y)2ydyq6ydy14q2810C1126(J)
(2)连接点P1(2,1,1)到点P2(8,2,1)直线方程为
x2y12x8y2 即 x6y40
26故Wqydxxdyqyd(6y4)(6y4)dyq(12y4)dy14q2810(J)
C11(1)计算线电荷平分面上任意3.8 长度为L的细导线带有均匀电荷,其电荷线密度为l0。
点的电位;(2)利用直接积分法计算线电荷平分面上任意点的电场E,并用E核对。
解 (1)建立如题3.8图所示坐标系。根据电位的积分表达式,线电荷平分面上任意点P的
电位为
z L2L2(r,0)L2l0dz40rz222
L22 Pl0l0o 40ln(z2rz)L2
r
l040lnr(L2)L2r(L2)L2222
L2 题3.8图
l020lnr(L2)L2r22
(2)根据对称性,可得两个对称线电荷元l0dz在点P的电场为
dEerdErerl0dz20rz22coserl0rdz223220(rz)
故长为L的线电荷在点P的电场为
L2EdEer0l0rdz20(rz)2232erl020r(zrz22L2)0erl040r2Lr(L2)2
由E求E,有
L2r2(L2)2 Eln20rl0d22erlnL2r(L2)lnr
20drl0l0er20L2rr(L2)221el0r40r22rr(L2)Lr(L2)22
3.9 已知无限长均匀线电荷l的电场Eer位函数。其中rP为电位参考点。
rPrPl20rrP,试用定义式(r)Edl求其电
r解 (r)rEdl2rl0rdrl20lrnrrPl20rPln r由于是无限长的线电荷,不能将rP选为无穷远点。
3.10 一点电荷q位于(a,0,0),另一点电荷2q位于(a,0,0),求空间的零电位面。 解 两个点电荷q和2q在空间产生的电位
(x,y,z)140[1q(xa)yz22222222q(xa)yz22222]
令(x,y,z)0,则有
2(xa)yz222(xa)yz20 2(a)yz](xa)y z即 4[x故得 (x53354由此可见,零电位面是一个以点(a,0,0)为球心、a为半径的球面。
33a)yz(2224a)
23.11 证明习题3.2的电位表达式为 (r)Ze40r(1r22ra32ra) Ze解 位于球心的正电荷Ze在原子外产生的电通量密度为 D1er4r2
电子云在原子外产生的电通量密度则为 D2er所以原子外的电场为零。故原子内电位为
rara4ra34rZe23erZe4r2
2 a)cosra(r)A(rr (1)求圆柱内、外的电场强度;
(2)这个圆柱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表面有电荷分布吗?试求之。
解 (1)由E,可得到 ra时, E0
40r2ra2ra0r40rrra3.12 电场中有一半径为a的圆柱体,已知柱内外的电位函数分别为
ra(r)0(r)1DdrZe(12r)dr3(1r23)
ra时, Eerr[A(ra2r)cos]er[A(ra2r)cos]
rr(2)该圆柱体为等位体,所以是由导体制成的,其表面有电荷分布,电荷面密度为
erA(1a22)coseA(1a22)sin
0nEra0erEra20Acos
23.13 验证下列标量函数在它们各自的坐标系中满足0
(1)sin(kx)sin(ly)ehz 其中h2k2l2; (2)rn[cos(n)Asin(n)] 圆柱坐标; (3)rncos(n) 圆柱坐标; (4)rcos 球坐标; (5)r2cos 球坐标。 解 (1)在直角坐标系中 而
x22x222y22z22
hz2222xy[sin(kx)sin(ly)e[sin(kx)sin(ly)ehz]ksin(kx)sin(ly)e]lsin(kx)sin(ly)e2
y222hzhz2z2222z[sin(kx)sin(ly)e222hz]hsin(kx)sin(ly)e)lysien()hz2hz
0n(故 (klh)sikx z22(2)在圆柱坐标系中 而
1rr(rr)1rr{rr21rrn(rr)r222
r[cos(n)Asin(n)]}n2rn2[cos(n)Asin(n)]
1r222nr2n2[cos(n)Asin(n)]}
z2222nr[cos(n)Asin(n)]0
z故 20
(3)
1rr2(r2r)21rrn2{rr[rncos(n)]}nr2n2cos(n)
1r2nrcos(n)
z2222z[rncos(n)]0
故 20
(4)在球坐标系中 而
1rr1221rr[r22(rr22r)12rsin2r(sin)12222rsin
2(r2r)1rr2(rcos)]1cos
2rsin(sin)rsin1rsin2[sin(rcos)]
2rcos
(rsin)12222rsin1rr1212222rsin1r22[rr(rcos)0
故 20
(5)
2(r2r)(rr122cos)]2[sin(r2r(rc os2rsin(sin)rsin1rsin22cos)]
2r4sin)2cos
12222rsin122222rsin(r2cos)0
故 0
3.14 已知y0的空间中没有电荷,下列几个函数中哪些是可能的电位的解? (1)eycoshx;
(2)eycosx; (3)e2ycosxsinx
(4)sinxsinysinz。
解 (1)
22x(eycoshx)22y(eycoshx)22z(eycoshx)2eycoshx0
所以函数eycoshx不是y0空间中的电位的解;
(2)
22x(eycosx)22y(eycosx)22z(eycosx)eycosxeycosx0
所以函数eycosx是y0空间中可能的电位的解;
(3)
22x(e2ycosxsixn)2y4e2y2e(2ycxos2yxsin2)z22ye(xcosx sin)cosxsinx2ecosxsinx0
2所以函数e(4)
2ycosxsinx不是y0空间中的电位的解;
22x(sinxsiynszin)2y2x(sinysinzs2inz)x(ysinz sinsin)3sinxsinysinz0
所以函数sinxsinysinz不是y0空间中的电位的解。
3.15 中心位于原点,边长为L的电介质立方体的极化强度矢量为PP0(exxeyyezz)。(1)计算面束缚电荷密度和体束缚电荷密度;(2)证明总的束缚电荷为零。
P3P0 解 (1) PP(xL2)nPL2xL2exPxL2L2P0 P0
2LL)P0 22LP(x)nPxL2exPL23xL2同理 P(yLL)P(y)Pz(22)Pz(2(2) qPPdPdS3P0L6LSL2P00
3.16 一半径为R0的介质球,介电常数为r0,其内均匀分布自由电荷,证明中心点的电位为
2r12r(30)R0
2DdSq,可得到 解 由SrR0时, 4rD124r33
D1即 D12r3, E14R03323r3r0r0
rR0时, 4rD2
D1即 D2R03r , E2R030r320
故中心点的电位为
R01R02(0)E0drER0dr30rr0drR0drR0R02r1()R2 2030r6r0302r30R03223.17 一个半径为R的介质球,介电常数为,球内的极化强度PerKr,其中K为一
常数。(1) 计算束缚电荷体密度和面密度;(2) 计算自由电荷密度;(3)计算球内、外的电场和电位分布。
解 (1) 介质球内的束缚电荷体密度为 pP在rR的球面上,束缚电荷面密度为 p1dr2nPrRerPrRdrKR(r2Kr)Kr2
P
P(2)由于D0EP,所以 D0E0D即 (10)DP
由此可得到介质球内的自由电荷体密度为 D总的自由电荷量 q0P0pK()r02
dK0KRr0124rdr24RK0
(3)介质球内、外的电场强度分别为
E1P0qer(0)rer (rR)
(rR)
E2erRK0(0)r240r2介质球内、外的电位分别为
R11EdlEdrErR2dr
dr
rR(rK)r0drRRK(0)r02K(0)lnRrK0(0)2 (rR)
RK0(0)r2rE2drrRK(0)r0dr (rR)
(2)导出束3.18 (1)证明不均匀电介质在没有自由电荷密度时可能存在束缚电荷体密度;
缚电荷密度P的表达式。
解 (1)由D0EP,得束缚电荷体密度为 PPD0E 在介质内没有自由电荷密度时,D0,则有 P0E
(E)EE0由于DE,有 D 所以 EE
由此可见,当电介质不均匀时,E可能不为零,故在不均匀电介质中可能存在束缚电荷体密度。
(2)束缚电荷密度P的表达式为 P0E0E
3.19 两种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分别为r1=2和r2=3,其分界面为z=0平面。如果已知介质1中的电场的
E1ex2yey3xez(5z)
那么对于介质2中的E2和D2,我们可得到什么结果?能否求出介质2中任意点的E2和D2?
解 设在介质2中
E2(x,y,0)exE2x(x,y,0)eyE2y(x,y,0)ezE2z(x,y,0)
D20r2E230E2
在z0处,由ez(E1E2)0和ez(D1D2)0,可得
ex2yey3xexE2x(x,y,0)eyE2y(x,y,0)
25030E2z(x,y,0)于是得到 E2x(x,y,0)2 yE2y(x,y,0)3x
E2z(x,y,0)103
故得到介质2中的E2和D2在z0处的表达式分别为
E2(x,y,0)ex2yey3xez(103)D2(x,y,0)0(ex6yey9xez10)
不能求出介质2中任意点的E2和D2。由于是非均匀场,介质中任意点的电场与边界面上的电场是不相同的。
3.20 电场中一半径为a、介电常数为的介质球,已知球内、外的电位函数分别为
03cos1E0rcosaE0 ra 220r23020E0rcos ra
验证球表面的边界条件,并计算球表面的束缚电荷密度。
解 在球表面上
030(a,)EacosaEcosE0acos 10020202(a,)1r2rrara3020E0acos 2(0)E0cos3E0cos
E0cos30202020E0cos
1rra故有 1(a,)2(a,), 02rra
可见1和2满足球表面上的边界条件。 球表面的束缚电荷密度为
pnP2ra(0)erE2(0)2rra30(0)20E0cos
d23.21 平行板电容器的长、宽分别为a和b,极板间距离为d。电容器的一半厚度(0~用介电常数为的电介质填充,如题3.21图所示。
(1) (1) 板上外加电压U0,求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束缚电荷; (2) (2) 若已知板上的自由电荷总量为Q,求此时极板间电压和束缚电荷; (3) (3) 求电容器的电容量。
解 (1) 设介质中的电场为EezE,空气中的电场为E0ezE0。由DD0,有
E0E0 d2d2)
z d2又由于 E由以上两式解得 E20U0(0)dE0U0
,E02U0(0)dU0
d2 题 3.21图
故下极板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为 下E上极板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为 上0E020U0(0)d20U0(0)d电介质中的极化强度 P(0)Eez故下表面上的束缚电荷面密度为 20(0U)(0)d0
0p下ezP20(0U)(0)d0
上表面上的束缚电荷面密度为 p上ezP20(0U)(0)dQab
(2)由 E020U(0)d1 2 E 得到 U故 (0)dQ20ab(0)Q
0 题3.22图
ab(0)QE0 p上
ab20abQ (3)电容器的电容为 C U(0)dp下3.22 厚度为t、介电常数为40的无限大介质板,放置于均匀电场E0中,板与E0成角(1)使24的1值;(2)介质板两表面的极化电荷密度。 1,如题3.22图所示。求:
解 (1)根据静电场的边界条件,在介质板的表面上有 由此得到 1tan1tan1tan20
14 (2)设介质板中的电场为E,根据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有0E0nEn,即
tan0tan21011tan40E0cos1En
所以 En0E0cos114E0cos1 4(0)En3434介质板左表面的束缚电荷面密度 介质板右表面的束缚电荷面密度 p0E0cos140.7E280 00.7E280 0p(0)En0E0cos143.23 在介电常数为的无限大均匀介质中,开有如下的空腔,求各腔中的E0和D0:
(1)平行于E的针形空腔;
(2)底面垂直于E的薄盘形空腔; (3)小球形空腔(见第四章4.14题)。 解 (1)对于平行于E的针形空腔,根据边界条件,在空腔的侧面上,有E0E。故在针形空腔中
E0E,D00E00E (2)对于底面垂直于E的薄盘形空腔,根据边界条件,在空腔的底面上,有D0D。故在薄盘形空腔中
D0ED0DE,E0 003.24 在面积为S的平行板电容器内填充介电常数作线性变化的介质,从一极板(y0)处
的1一直变化到另一极板(yd)处的2,试求电容量。
d 解 由题意可知,介质的介电常数为 1y(2)1设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上带电量分别为q,由高斯定理可得
DyqS
q[1y(21)d]SdEydDy
dyqdln所以,两极板的电位差 U故电容量为 CqUEydy0[0q12y(2)d]S1S()12
1S(21)dln(21)7
3束内的电荷均匀分布,束直径为2mm,3.25 一体密度为2.3210Cm的质子束,
束外没有电荷分布,试计算质子束内部和外部的径向电场强度。
解 在质子束内部,由高斯定理可得 2rEr10r
2故 Err202.32107r1228.854101.3110r243Vm (r10m )在质子束外部,有 2rEr故 Era21012a
620r2.321071028.85410r1.311021r3Vm (r10m )3.26 考虑一块电导率不为零的电介质(,),设其介质特性和导电特性都是不均匀的。证明当介质中有恒定电流J时,体积内将出现自由电荷,体密度为J()。试问有没有束缚体电荷P?若有则进一步求出P。
)J()J 解 D(E)(J对于恒定电流,有J0,故得到 J() 介质中有束缚体电荷P,且
0JPPD0EJ()0()J()J(0)J()
3.27 填充有两层介质的同轴电缆,内导体半径为a,外导体内半径为c,介质的分界面半径为b。两层介质的介电常数为1和2,电导率为1和2。设内导体的电压为U0,外导体接地。求:(1)两导体之间的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分布;(2)介质分界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3)同轴线单位长度的电容及漏电阻。
解 (1)设同轴电缆中单位长度的径向电流为I,则由JdSI,可得电流密度
SJerI2r (arc)
I2r1I2r2I210介质中的电场 E1E2bJ1Jerer (arb) (brc)
lnbaI22lncb2c由于 U0aE1drbEdr2
于是得到 I
2ln(ba)1ln(cb)故两种介质中的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分别为
12U0Jerr[2ln(ba)1ln(cb)]212U (arc) (arb) (brc)
E1erE2er2U0r[2ln(ba)1ln(cb)]1U0r[2ln(ba)1ln(cb)] (2)由nD可得,介质1内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为
11erE1介质2外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为
ra12U0a[2ln(ba)1ln(cb)]
22erE2两种介质分界面上的电荷面密度为
rc21U0c[2ln(ba)1ln(cb)]
12(1erE12erE2) (3)同轴线单位长度的漏电阻为 Rrb(1221)U0b[2ln(ba)1ln(cb)]212212
U0I2ln(ba)1ln(cb)
由静电比拟,可得同轴线单位长度的电容为 C2ln(ba)1ln(cb)3.28 半径为R1和R2(R1R2)的两个同心的理想导体球面间充满了介电常数为、电导率为0(1Kr)的导电媒质(K为常数)。若内导体球面的电位为U0,外导体球面接地。试求:(1)媒质中的电荷分布;(2)两个理想导体球面间的电阻。
解 设由内导体流向外导体的电流为I,由于电流密度成球对称分布,所以
JerI4rIR22(R1rR2)
电场强度 EJer40(rK)rR2(R1rR2)
由两导体间的电压 U0I40KU0R1EdrR1I40(rK)rdrR(RK)ln21
40KR1(R2K)I可得到
所以
JerR(RK)
ln21R1(R2K)0KU0R(RK) 2rln21R1(R2K)J()媒质中的电荷体密度为 媒质内、外表面上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
1erJrR1KU02122R2(R1K)(rK)r lnR1(R2K)KU012erJrR2R(RK)(R1K)R1 ln21R1(R2K)KU01R(RK)(R2K)R2 ln21R1(R2K)(2)两理想导体球面间的电阻
RU0I140KlnR2(R1K)R1(R2K)
3.29 电导率为的无界均匀电介质内,有两个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理想导体小球,两球之间的距离为d(dR1,dR2),试求两小导体球面间的电阻。
解 此题可采用静电比拟的方法求解。假设两小球分别带电荷q和q,由于两球间的距离dR1、dR2,可近似认为小球上的电荷均匀分布在球面上。由电荷q和q的电位叠加求出两小球表面的电位差,即可求得两小导体球面间的电容,再由静电比拟求出两小导体球面间的电阻。
设两小球分别带电荷q和q,由于dR1、dR2,可得到两小球表面的电位为
1q4q4(1R1(1R21dR21dR1) )
2所以两小导体球面间的电容为
Cq1241R1I1R21dR11R11dR1dR241dR11)
2
由静电比拟,得到两小导体球面间的电导为
1G14G121211R21dR2
故两个小导体球面间的电阻为 R(1R1RdR3.30 在一块厚度d的导电板上, 由两个半径为r1和r2的圆弧和夹角为的两半径割出的一块扇形体,如题3.30图所示。求:(1)沿厚度方向的电阻;(2)两圆弧面之间的电阻;沿方向的两电极的电阻。设导电板的电导率为。
解 (1)设沿厚度方向的两电极的电压为U1,则有
E1J U1d U1
r2 r1 3.30图
d dU122I1J1S1(r2r1)
d2J1E1故得到沿厚度方向的电阻为 R1U1I12d(r2r1)I222
(2)设内外两圆弧面电极之间的电流为I2,则
J2r2I2S2rdlnr2r1
E2J2I2rd
U2r1E2drI2d
故得到两圆弧面之间的电阻为
R2U2I21dlnr2r1
(3)设沿方向的两电极的电压为U3,则有 U3由于E3与无关,所以得到
E3eU3E03rd
r U3rr2J3E3e
I3S3J3edSU3I3r1dU3rdrdU3
lnr2r1
故得到沿方向的电阻为 R3dln(r2r1)3.31 圆柱形电容器外导体内半径为b,内导体半径为a。当外加电压U固定时,在b一定的条件下,求使电容器中的最大电场强度取极小值Emin的内导体半径a的值和这个Emin的值。
解 设内导体单位长度带电荷为l,由高斯定理可求得圆柱形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为
E(r)bl20rb
由内外导体间的电压 U得到 l20Uln(ba)Edra2al0rdrl20lnba
Urln(ba)由此得到圆柱形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与电压的关系式 E(r)在圆柱形电容器中,ra处的电场强度最大 E(a)令E(a)对a的导数为零,即
b/a)1 由此得到 ln(E(a)a
Ualn(ba)0
1ln(ba)1a2ln(ba)2故有 abeebb2.718
UbEminU2.718
ql23.32 证明:同轴线单位长度的静电储能We等于位长度上的电容。
2C。ql为单位长度上的电荷量,C为单
解 由高斯定理可求得圆柱形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为 E(r)内外导体间的电压为
ql2r
bbUEdra2raldrqlUl2lnba
则同轴线单位长度的电容为 C同轴线单位长度的静电储能为 We12ln(ba)2222C一半径为a、带电量q的导体球,其球心位于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3.33 如题3.33图所示,
此两种介质的电容率分别为1和2,分界面为无限大平面。求:(1)导体球的电容;(2) 总的
aE2d1b()22rql22rdr1ql2ln(ba)1ql2
静电能量。
解 (1)由于电场沿径向分布,根据边界条件,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E1tE2t,故有 E1E2E。由于D11E1、D22E2,所以D1D2。由高斯定理,得到
D1S1D2S222q
即 2r1E2r2Eq
所以 Eq2r(12)2
1 a q 导体球的电位
2o (a)故导体球的电容 CEdraq2(12)ra12drq2(12)a
q(a)2(12)a
12q(a)q2题 3.33图
(2) 总的静电能量为 We4(12)a
3.34 把一带电量q、半径为a的导体球切成两半,求两半球之间的电场力。
解 先利用虚位移法求出导体球表面上单位面积的电荷受到的静电力f,然后在半球面上对f积分,求出两半球之间的电场力。
导体球的电容为 C40a 故静电能量为 Weq22C1q280a
根据虚位移法,导体球表面上单位面积的电荷受到的静电力
fWe24aa()224
4aa80a320aq2241q2q2方向沿导体球表面的外法向,即 ferf这里 erexsin22320aer
coseysinsinez c2aq2224在半球面上对f积分,即得到两半球之间的静电力为 FfdS00erq2242320aasindd ez2320a0cossindq22320aez
3.35 如题3.35图所示,两平行的金属板,板间距离为d,竖直地插入在电容率为的液体中,两板间加电压U,证明液面升高
1U2h(0)()
2gd其中为液体的质量密度。
解 设金属板的宽度为a、高度为L。当金属板间的液面升高为h时,其电容为
ah0a(Lh)C
dd金属板间的静电能量为 U 22d液体受到竖直向上的静电力为
LWe1CU2aU2[h(Lh)0]
hFeWehaU2d2(0)
而液体所受重力
Fgmgahdg Fe与Fg相平衡,即
aU2d2d 故得到液面上升的高度
h(0)ahdg
2题3.35图
(0)U2dg212g(0)(Ud)
2当动片由0至180电容量由25至350pF直线地变化,当动片为3.36 可变空气电容器,
角时,求作用于动片上的力矩。设动片与定片间的电压为U0400V。
解 当动片为角时,电容器的电容为
3502512C25251.81PF(251.81)10F 180112122此时电容器中的静电能量为 WeCU0(251.81)10U0
22We11227T1.8110U01.4510Nm 作用于动片上的力矩为
23.37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是0Sd,其中S是板的面积,d为间距,忽略边缘效应。
(1)如果把一块厚度为d的不带电金属插入两极板之间,但不与两极接触,如题3.37(a)图所示。则在原电容器电压U0一定的条件下,电容器的能量如何变化?电容量如何变化?
(2)如果在电荷q一定的条件下,将一块横截面为
S S、介电常数为的电介质片插入电容器(与电容器极
dd U0
板面积基本上垂直地插入,如题3.37(b)图所示,则电
容器的能量如何变化?电容量又如何变化?
解 (1)在电压U0一定的条件下,未插入金属板前,极板间的电场为
U0d题3.37图(a)
E0
电容为 C00Sd 12C0U20静电能量为 We00SU02d2
U0dd2当插入金属板后,电容器中的电场为 E1
20SU0U0此时静电能量和电容分别为 We0 S(dd)2dd2(dd)2We0S C 2U0dd故电容器的电容及能量的改变量分别为 0SS0SdCCC00
dddd(dd)WeWeWe00SU0d2d(dd)2
(2)在电荷q一定的条件下,未插入电介质板前,极板间的电场为 E0静电能量为 We0q20q0S
2C0dq220S
当插入电介质板后,由介质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E1tE2t,有 E1E2E
S q再由高斯定理可得 ESE0(SS)q 于是得到极板间的电场为 Eqd 0 SS0(SS)qd
q 两极板间的电位差位 UEd此时的静电能量为 WeS0(SS)dS0(SS)qd2题3.37图(b)
12qU12S0(SS)其电容为 C
(0)Sd故电容器的电容及能量的改变量分别为 C
2We1(0)qd20S[S0(SS)]
3.38 如果不引入电位函数,静电问题也可以通过直接求解法求解E的微分方程而得解决。
t2(1)证明:有源区E的微分方程为E,tP;
0(2)证明:E的解是 E140tRd
2解 (1)由E0,可得 (E)0,即(E)E0
又 E210(DP)(P)100(P)
故得到 E(2)在直角坐标系中EEx22t0
t02的三个分量方程为
1t1t0x1,Ey0y,Ez21t0z
其解分别为
ExEyEz40140140R1txyz1td d d
RR1t故 EexExeyEyezEz 140R[e1txxeytyeztz]d140tRd
3.39 证明:(tR)d0 1R)tRtR3解 由于 (tR)t((tR)dtRRR3dRttR ,所以
Rd40EtRd
由题3.38(2)可知 td40E
)d40E40E0
故 (tR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