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3《危重症医学》教学大纲

2020-06-07 来源:独旅网


《危重症医学》教学大纲

第三章围术期水、电解质平衡失常的诊治

【目标】

学习围术期水、电解质失衡的诊治及体液治疗的监测

【要求】

能够说明麻醉手术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能够概述围术期水、电解质失衡的诊治

能够理解围术期体液治疗的监测

【教学内容】

1.麻醉手术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2.围术期液体治疗:包括围术期液体量失衡的诊治及围术期电解质失衡的诊治

3.体液治疗的监测

【教学方法】

讲授法+PBL+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3 学时

第四章围术期酸碱失衡的诊治

【目标】

学习围术期酸碱失衡的诊治

【要求】

能够说明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

能够概述酸碱平衡失常的分类及命名

能够理解酸碱失衡参数及其临床意义,酸碱失衡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分析方法,酸碱失衡的治疗

【教学内容】

1.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酸碱平衡理论及其调节

2.酸碱失衡的诊断:包括分类命名及各种酸碱失衡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3.各种酸碱失衡的治疗

【教学方法】

讲授法+PBL+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3学时

第五章血液气体监测

【目标】

学习血液气体检测的参数及临床意义和应用

【要求】

能够说明血气监测参数及临床意义、PETCO2的临床意义的应用

能够概述血气监测与呼吸生理

能够理解血气监测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1.血气监测参数(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临床意义

2.血气监测与呼吸生理

3.血气监测的临床应用(麻醉前、术中及术后)

【教学方法】

讲授法+PBL+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2学时

第六章呼吸功能监测

【目标】

学习呼吸功能的监测及其临床应用

【要求】

能够说明肺功能监测各项指标的概念、监测方法和意义

能够概述呼吸运动监测各项指标的概念、监测方法和意义

能够理解呼吸功能监测在围术期和呼吸治疗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肺通气功能监测和换气功能监测

2.呼吸运动监测的一般性观察、呼吸肌功能监测、呼吸力学监测及呼吸中枢兴奋性监测

3.呼吸功能监测在围术期和呼吸治疗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PBL+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3学时

第七章血流动力学监测

【目标】

学习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要求】

能够说明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能够概述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的监测方法、适应症及其影响因素

能够理解心排出量监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功能监测及微循环监测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动脉压监测的无创性测量法的监测方法、影响因素及并发症;有创性测量法的适应症、置管途径、测压方法、动脉压波形、影响因素及并发症

2.中心静脉压监测的适应症、置管途径、测压方法、动脉压波形、影响因素及并发症

3.肺动脉压监测的适应症、禁忌症、监测方法、临床意义及并发症

4、心排出量监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功能监测及微循环监测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目标】

学习氧气吸入疗法

【要求】

第十三章氧疗

能够说明:

1. 氧疗的适应症

2. 氧疗的方法

3. 氧疗的注意事项

4. 氧疗的并发症

能够概述

1. 高压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高压氧的治疗方法

3. 高压氧的并发症

能够理解

1. 高压氧的基本原理和治疗作用

【教学内容】

1.氧疗的适应症、方法、注意事项和并发症

2.高压氧的基本原理和治疗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治疗方法以及并发症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目标】

学习机械通气的相关内容

【要求】

能够说明

1. 机械通气的常用通气方式第十四章机械通气

2.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及防治

能够概述

1. 特殊机械通气方式2.

2. 应用机械通气的相关问题

3.正压通气时呼吸参数设置和调节

能够理解

1.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1.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

2.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

3.特殊通气方式

4.正压通气时呼吸机参数设置和调节,监测报警参数设置和调节

5.应用机械通气的相关的问题、适应症和禁忌症、常规呼吸管理和呼吸机撤离

6.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及防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3学时

第十七章危重患者营养支持

【目标】

学习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

【要求】

能够说明

1. 肠外营养支持应用指征

2. 肠外营养支持途径和选择原则

3. 胃肠外营养的成分配制与输注

4.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能够概述

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原则

2. 临床营养状态评估

3. 肠内营养支持适应证与禁忌证

4. 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

5.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6. 临床常用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及选择

能够理解

1.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

2. 免疫营养、生态营养和生态免疫营养

【教学内容】

1.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原则及临床营养状态评估

2.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临床常用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及选择,免疫营养、生态营养和生态免疫营养

3.肠外营养支持的应用指征、途径和选择原则,胃肠外营养的成分配制与输注,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第十八章危重患者的镇静与镇痛

【目标】

学习危重患者的镇静与镇痛

【要求】

能够说明

1. 危重患者镇静深度的监测

2. 危重患者的镇痛评估

能够概述

1. 常用的镇静药物

2. 常用的镇痛药物及方法

能够理解

1.危重患者镇静的目的与指征

【教学内容】

1.危重患者镇静的目的与指征,镇静深度的监测及常用镇静药物

2.危重患者的镇痛评估,常用的镇痛药物及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第十九章危重患者的感染

【目标】

熟悉危重患者感染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掌握危重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几种常见危重患者的几种感染

【要求】

能够说明危重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能够概述种常见危重患者的几种感染

能够理解危重患者感染的流行病学和预防

【教学内容】

1.危重患者感染的流行病学

1)宿主因素

2)病原微生物学病因

3)医源性因素

4)病理生理变化

2.危重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3.危重患者感染的预防

1)制定制度、严格管理

2)加强ICU环境及建筑设施的清洁和消毒

3)ICU内器械与设备的消毒

4)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

5)合理使用抗生素

6)加强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

7)对ICU工作人员的要求

4.危重患者感染的治疗

1)感染灶的处理

2)支持治疗

3)抗生素治疗

4)辅助治疗

5.常见危重患者的几种感染

脓毒症、肺部感染、腹部感染、尿路感染、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教学方法】

讲授法+PBL+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第二十章急性肺水肿

【目标】

熟悉急性肺水肿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变化,掌握急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及其治疗

【要求】

能够说明急性肺水肿的病因

能够概述急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变化

能够理解急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及其治疗

【教学内容】

1.急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

1)Starling理论

2)肺水肿的形成机制

2.急性肺水肿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1)血流动力性肺水肿

2)通透性肺水肿

3)与麻醉相关的肺水肿

3.临床表现与诊断

1)肺水肿的症状,X线和实验室检查

2)肺水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急性肺水肿的治疗

1)充分供氧和机械通气治疗

2)降低肺毛细血管静水压

3)镇静及感染的防治

【教学方法】

讲授法+PBL+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第二十一章急性呼吸衰竭

【目标】

熟悉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及其病理生理,掌握其临床表现并能正确选择治疗方法

【要求】

能够说明

1. 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

2. 急性呼吸衰竭的分类

能够概述

1. 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2. 通气与血流比例(V/Q)失调的原因及后果

能够理解

1.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 血气分析的解读

3. 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

【教学内容】

1.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1)按器官系统分类的呼吸衰竭原因

2)参与Ⅰ型及Ⅱ型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

2.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临床表现

2)如何正确解读血气分析

3.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

病因治疗、呼吸支持、控制感染、维持循环稳定、营养支持和预防并发症

【教学方法】

讲授法+PBL+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第二十二章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标】

熟悉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变化,掌握二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及其治疗

【要求】

能够说明

1. ALI/ARDS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和发病机制

2. ALI/ARDS的介质

能够概述

1.ALI/ARDS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

能够理解

1. ARDS的临床表现、分期、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2. ARDS的鉴别诊断

3. ALI/ARDS的治疗

【教学内容】

1.ALI/ARD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SIRS、CARS、ARDS

2)ALI和ARDS的介质

2.ALI/ARDS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

3.临床表现与诊断

1)ARDS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与诊断;ARDS的鉴别诊断

4.ALI/ARDS的治疗

控制病因及抗感染、呼吸支持治疗、药物治疗、营养代谢支持及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教学方法】

讲授法+PBL+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第二十三章围术期心律失常

【目标】

学习围术期心律失常的病因、诊断及处理

【要求】

能够说明

1.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病因

2.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判断

能够概述

1. 围术期常见的心律失常的类型

2.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3.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方法

能够理解

1.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2.围术期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围术期心律失常的病因

2.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判断、严重程度及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因素,围术期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及处理原则

3.围术期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第二十四章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心肌梗死

【目标】

学习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心肌梗死

【要求】

能够说明

1. 围术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 围术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防方法

能够概述

1. 围术期冠脉综合征的诊断

2. 调控围术期氧供氧需的相关因素

3. 围术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心率失常的治疗及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能够理解

1. 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原因

2. 调控围术期氧供氧需的相关因素的原理

【教学内容】

1.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定义及类型,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原因;围术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其他检查手段

2.围术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防及治疗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第二十五章急性心力衰竭

【目标】

学习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

【要求】

能够说明

1. 急性心力衰竭的含义

2.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与分类

能够概述

1.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2.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能够理解

1.急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与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急性心力衰竭的含义,病因与分类

2.急性心衰的病理生理与机制

3.急性心衰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第二十六章休克

【目标】

掌握休克的评估,治疗原则及临床常见休克的处理

【要求】

能够说明

1. 休克的含义

2.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能够概述

1. 休克的早期评估与监测

2. 休克的治疗原则

3. 临床常见休克的处理

能够理解

1. 不同病因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表现

2. 休克所致各器官功能障碍

【教学内容】

1.休克含义,病因与分类

2.休克的病理生理及其伴发的各器官功能障碍

3.休克的早期评估与监测及治疗原则

4.临床常见休克的处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第二十七章 术后脑功能障碍

【目标】

了解麻醉手术后脑功能障碍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熟悉麻醉手术后脑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处理

【要求】

能够说明

1. 术后谵妄的发病机制,治疗与预防

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治疗与预防

能够概述

1. 术后谵妄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

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

能够理解

1. 术后谵妄的定义

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

【教学内容】

1. 术后谵妄的定义,发病机制,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

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发病机制与高危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第二十八章 急性肾损伤

【目标】

了解急性肾损伤的分类和原因,熟悉急性肾损伤的诊断、鉴别以及治疗,熟悉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要求】

能够说明

1. 术后急性肾损伤的诊断,预防与治疗

2. 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能够概述

1. 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2. 肾脏替代治疗的原理

能够理解

1. 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分类,临床常见病因及机制

2. 肾移植术后的处理原则

3.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1. 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高危因素,分类,临床常见病因及机制,临床表现和并发症,诊断,预防与治疗

2. 肾移植术后的常见问题及治疗原则——处理原则,术后一般处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3. 肾脏替代治疗的原理,方法以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第二十九章术后肝功能不全

【目标】

掌握肝功能障碍的原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熟悉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基本概念、病因及并发症;了解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病机制,肝移植术后的常见问题及治疗原则。

【要求】

能够说明①肝功能障碍的原因

②急性肝衰竭的定义

③肝功能分级评分

④急性肝衰竭的病因

⑤肝移植术后并发症

能够概述①高胆红素血症病因

②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

③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表现

④急性肝衰竭的治疗

能够理解①吸入麻醉药肝损害

②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

③肝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

④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

⑤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教学内容】

1.肝功能障碍的原因及临床特征

2.急性肝衰竭

3.肝移植术后常见问题及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授课学时】1学时

第三十章围术期内分泌系统危象

【目标】

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的诊断及治疗;熟悉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了解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要求】

能够说明①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的定义及诊断

②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的定义及诊断

③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④危重患者高血糖的危害

⑤危重患者高血糖的处理

⑥低血糖症的处理

能够概述①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②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临床表现

③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④低血糖症的病因

能够理解①甲亢危象的诱因

②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的治疗

③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教学内容】

1.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2.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

3.急性糖代谢异常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授课学时】1学时

第三十一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目标】

学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病因,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预防治疗及预后。

【要求】

能够说明

1. MODS的病因

2. MODS的发病机制

3. MODS的临床类型

能够概述

1.MODS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2.MODS的诊断依据、诊断标准

3.MODS的预防和治疗原则

能够理解

1.MODS的病理生理机制

2.MODS的病情评价系统

【教学内容】

1.MODS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学

2.MODS的发病机制

3.MODS的临床类型、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

4.MODS的预防治疗以及预后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第三十二章心肺脑复苏征

【目标】

学习心肺复苏的概念及意义,心搏骤停的病因和诊断,心肺脑复苏的阶段与步骤: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长期生命支持的合理用药及处理原则,复苏的结局以及终止复苏的原则。

【要求】

1. 能够说明

1. 心搏骤停的病因

2. 心搏骤停的诊断和识别

3. AHA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环节

4. 基础生命支持的三个环节

5. 进一步生命支持的四方面内容

6. 心肺复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

能够概述

1. 心肺脑复苏的阶段与步骤

2. 基础生命支持的步骤及操作方法

3. 心肺复苏时常用药物及使用方法

4. 进一步生命支持中循环支持的方法

5. 脑复苏的治疗措施

6. 脑复苏的结局

7. 复苏终止的原则

能够理解

1. 胸部按压术的机制

2. 脑缺血及再灌注的病理生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授课学时】

1学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