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隔震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2022-08-28 来源:独旅网
墨隔震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徐艳娟 刘卫卫 (内蒙古蒙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乌海摘要:随着隔震技术的发展.隔震技术已经从研究领 域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 .国际、国内已经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 到4000栋左右。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当地震来临时,怎么减震、 消震、减弱地震能量。隔震技术开始应用于建筑中,在过去的 几十年中.经过历次地震检验.隔震设计的建筑,耗散地震能 量效果显著。隔震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地震工程最重要成果之 是一种经济、可靠、有效的防震减灾技术.因此世界各国都 在研究抗震减灾技术.致力于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水平. 一 016000)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日本是世界上 最重要的抗震设计的国家之一,建筑物设计考虑地震的水平 普遍高于美国和欧洲。自1986年以来,建立了第一个大型现代 化隔震建筑.日本的地震隔离建筑已经上升到1000左右,尤其 是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建筑隔离技术推动了日本政府。隔 离技术不仅川在政府机关和医院,而且越来越多的住宅建筑 已经开始考虑隔离技术。 2.我国建筑工程中隔震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 关键词:隔震技术 应用 发展 1.在国际建筑工程中隔震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l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后不久.抗震设计迈出了第一步。 抗震设计是在针对重力设计的结构巾,增加抵抗地震的功能。 在不断摸索一种能从根本上避免地震灾害的基础上,隔震结 构开始实现。关东大地震后不久引入了震度法的概念,引发了 是否提倡刚性结构的争论。震度法是指在重力和地震力的作 川下,使建筑物的应力状态保持在弹性范围内的一种设计方 法。这时,把地震施加在建筑物上的水平作州力,设定为建筑 物重量的O.1倍。 自20世纪6O年代后半期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 市建筑高层化的发展,有关地震多发国家是否适合兴建高层 建筑的争论引发了第二次刚柔之争。高层化会使建筑物的周 期变长,与之成反比例作刚于建筑物的震度也会明显减小,因 此刚柔之争中柔性学说一方占了上风。第四次刚柔之争之后, 隔震结构已经取得了抗震结构体系中的绝对地位。近年来,尝 试追求更能发挥抗震功能的结构已成为一种潮流.这种结构 被称为制震结构,可以说隔震结构引发了对制震结构的追求。 另外.抗震结构利川支撑重力的骨架确保必要的强度和能量 吸收能力,其原理很勉强,很难成为简洁单纯的结构。如果说 抗震技术要实现质的飞跃还很困难的话.那么城市防灾就不 能只依靠追求单个建筑的抗震性能实现。但是,今后不可能将 全部建筑都建成隔震结构。在隔震结构的优越性面前.抗震结 构会自求转变,隔震结构也会随着适用例的增多而发生质的 变化。总之,第五次刚柔之争同绕隔震结构的性能为中心展 开,对抗震结构来说,将会是一场苦战.它将关系抗震结构的 命运。地震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隔震结构是一种有效抵 抗地震的结构。 早在19世纪,欧洲已经萌发了基础隔震思想。但直N20世 纪70年代,新西兰学者罗宾逊开发的LRB(铅芯橡胶支座)隔 震技术开始逐渐受到关注。1969年,在南斯拉夫,该架构的三 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天然橡胶支座的隔震装置的隔震建 筑。大约在1970年,法国马赛兰蒙斯克镇建立了一个三层建 筑,首次采用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板。1981年在惠灵顿,新西兰 威廉・克莱顿(威廉・克莱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使用LRB的 结构。l984年,加州律师事务所伏羲尔巾心建成后.它是美国 的第一个孤立的建筑.但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高阻尼橡胶 支座隔震建筑。1984年,美国盐湖城的市政大厦,强化使用隔 离技术,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基础隔震建筑的抗震加固项目,包 括使用LRB隔震系统的方法 2003年叶楠完成了在日本大阪 达到最高的部分城市塔136.8米.目前正在建设巾的应用基础 隔震技术,最高的建筑迪拜塔(哈利法塔)。目前,日本、新西兰 和许多其他国家的冲击隔离技术理论和应用研究在日本已取 图1 我国隔震技术应用布置图 我国从上世纪8O年代逐步开始应用隔震技术,隔震结构 在我国起初虽然比美、日晚,但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目前我 国隔震建筑已建成400余栋,分别分布在我国北京、天津、河 北、河南、陕西、L【J西、宁夏、内蒙古、新疆、四川、福建、广东、云 南、台湾等地区。从数量上看,仅次于日本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 固家.地震分布覆盖全国。2008年5月l2日,四川汶川发生8.0 级大地震.震巾9O%的房屋严重损毁,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 大损失。现有研究表明,隔震结构能够轻松应对较大地震。随 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隔震结构凭借独特、优异的抗震性能,得 到越来越广泛的发展。 在巾国.2O世rE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隔离技术开始受到 重视.研究重点主要集巾在滑动摩擦隔振系统.这是由于隔离 元件价格低廉。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滑动摩擦。20世纪80年代后 期,中国学者开始专注于橡胶支座隔震技术。 目前.许多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隔震体系。 l980年,由卫生部主持冶金建筑研究院院长李砾在北京隔离 法使川内置几个单个孤立的房子和北京中关村一个四层红砖 建筑,这是中国第一个隔离建设。1993年,由广州大学周福林 主办,汕头市建成中围第一板式橡胶支座住房。1993年,由建 筑科学研究院汪压佣周锡元,在新疆独山子建成中国第一个 滑板(PTFE)独立的房子。1994年,华中科技大学科学唐家巷, 刘在华存安阳市建成rrI国第一座使.【_fJ铅芯橡胶支座的隔震房 子。到目前为止.巾国已建立了数百幢隔震结构,分布在北京、 上海、新握、河南、江西、广东等2O个省,涵盖了大多数抗震设 防区 我国隔震建筑比较缓慢、建筑高度较低。从个人住宅到 几十层的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等建筑,如果他们能采取适当 的隔离装置,就会整体提高抗震功能。隔震结构主要被限制房 屋高宽比,建筑高度、宽度比较大,隔离层时可能会出现竖向 拉应力,这是比较忌讳的。同时,高宽比大,水平风荷载的影响 193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式的探索 刘艳坤 尹玉红 (赤峰永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赤峰1.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就是直接建造土建工程的地点和为土建工程提 024000) 供生产服务的场所,即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 完成一定生产作业任务的场所。它既包括生产前方的作业场 所工地.又包括生产后方各种辅助生产的作业场所。有现场就 必然有现场管理,所谓施工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 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 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保证现场按其预定 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产。施工现场管理 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筑企业管理的落脚点。现 场管理水平代表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 设的综合体现。施工现场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 基础,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企业 管理中很多问题必然会在现场得到反映,各项专业受理工作 也是在现场贯彻落实.施工现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施工 活动高效率、及时、有秩序地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生产技术问 题.实现预定的目标,完成预定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施工现 场管理就是现场的生产管理。 2.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在施工现场,抓好施工现场质 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目标,即 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都是在施工现场。施工 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 患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加强工 程操作系统的推行。另外,在施工现场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 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有效减少施工材料的消 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工期拖延实施赶工会直接影响施工的 质量、安全和成本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合同履行率,能 确立企业信誉,保证企业效益。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 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3.施工现场中存在的问题 3.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不足 3.1.1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固,立杆基础不平、不实,无排水措施等,违章违规操作较多, 直接导致安全隐患。 3.2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控制 建筑现场施工的操作一般均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劳动 力众多.难以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在工程实践中, 由于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引起的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如何 实现对操作人员全面有效的控制对于监理单位及承包商均是 个至关重要的难题。 3.3施工现场缺乏严格监管 施工工具、材料任意摆放.施工人员组合松散,随意搭配 就拉出去上工,相互之间不照顾、随意走动,甚至擅自离开岗 位.没有严格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 3.4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隐患 由于现场施工操作工序多,材料、成品、半成品品种多、用 量大,难以实现全面检查,采取抽样检验的方法,往往会导致 些质量问题的漏检。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由于质量的波动 性.施工质量很难百分之百地符合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必然 存在因不合格项目而引起的返工返修损失和为减少损失加强 预防控制而增加的费用,因此怎样实现对现场施工质量的全 面控制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难点。 4.采取措施 一一4.1施工技术操作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施工技术操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 现场施工技术操作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领 导.规范操作技术行为,坚决杜绝因技术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 4.2加强人员控制 安全意识是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关键,现场施 工安全工作是关系整个工程进度的工作。但是施工现场的管 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 工现场安全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 全生产责任重大,导致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淡薄。不管安全 措施是否做到位了。管理是否到位了,都以侥幸心理施工。安 全意识不强.是造成建筑现场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3.1.2现场监督机制不健全、技术管理不当 首先.表现在现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项交底和安全教 育上,其内容较为简单,并且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可操作 性:有的甚至施工现场与施工方案不相符,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其次,施工脚手架搭设不够规范,未能 按建筑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操作,造成横向扫地杆搭设 错误或不全、脚手板未满铺或脚手板上杂物多、材质差和不牢 很大,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对隔震结构产生很大的震动,在结构 设计中不允许。 参考文献: [1]侯宝隆.日本隔震技术的新发展与隔震技术的实际应 用.工业建筑,2000.30(11):74—78. [2]苏经宇,曾德民.我国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 194 在现场施工当中,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 性和主观能动性。平时注重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 术素质:施工过程中要有强制性的管理措施,并有健全的施工 人员岗位责任制.对引起工程质量事故,破坏产品保护的人实 施处罚。同时,要健全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管理机构,提高质量检 查监督人员的素质水平。现场施工应有明确职责,统一口径,统 处理施工现场的全部问题.管理人员要逐步适应建设管理的 需要.努力学习工程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素质水平。 一4.3加强各方协调监督工作 作为现场施工的管理人员,对影响施工的停水停电等现 象,积极主动排除故障,尽快恢复施工,以免造成停工损失。加 强与工程周边环境的联系,尽力解决施工的有关纠纷,预防事 故的发生:及时提醒施工作业人员各种管道和配电线的位置 及走向.督促各班组的分工合作,按图施工,以免日后造成返 工而拖延工期,确保按期保质交付使用。 5.结语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 节.加强现场管理技术及其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 改进和加强影响土建因素的防范措施。对提高项目的全寿命 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21(4):94—101. [3]向虎.浅谈隔震技术的发展及在结构中的应用.中国知 网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上海,2010:1-90. [4]陈仁朝.隔震技术在某住宅中的应用.中国知网福建建 工集团总公司福建福州,2010:1—86. [5]王钦强,沈军.隔震建筑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中国知网 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9:1-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