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唐诗三百首》读书心得

2024-05-07 来源:独旅网

  我一直觉得,古人的情结总是有一种今非昔比的清新,或许他们不会聊QQ ,KTV ,没有听过POP 、R&B ……或者仅仅是缘于他们呼吸的没有一粒化学污染的空气,彻底地浸染了他们的灵魂。

  现代看来,诗人,只是一个称谓,一种职业,一个不能自食其力只靠口水换钱的行当。海子和顾城更是让诗人变得愈加癫狂。一说到诗人,现代人大多会掩口而笑,真诗人是装浪漫,假诗人是装高雅。而我想,诗人,在古代,只是一种内心的独白,是他们心事的独舞。

  不得不承认,人生在世,知音难求。大漠晴空辍月,舞刀无影,谁与共享?茫茫人海,遍寻知音者,肝胆相照,生死同行。可是,即使再响亮的呼唤,也只能变为月下寂寞的自斟自饮。天下之大,语言可以成为沟通不同地域不同人的桥梁,但却不能直达人心。话多的人,必然内心不够充实,思想不够深邃。以无休止的语句掩盖内心的空虚,以侃侃而谈弥补心灵上的交流默契的缺乏。作为知音,一个眉头,一个眸子,一个手势,都可以转化为滔滔江水般的传情达意,何来冗长多余的言辞?

  我们应该庆幸那些古代诗人的知音难求吧。否则,就不会出现这些精炼而又黏稠的诗句了。

  《唐诗三百首》开篇,就是掷地有声的名句,即张九龄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虽有哀却表现的不急不促,淡淡说来而有不尽枨触的余音,那种清高,那种孤傲,那种不经意间的淡然,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可谁知,身为唐末宰相的九龄,在政治中寒士与士族较量的时代,要用多少年集聚的散淡和凄楚,才发的出这区区十个字的感叹!

  最喜欢的,是李白的《长干行》,随着古代女子旖旎浏亮的吟唱,我们追忆了她年少时清纯的爱情,展眉时天然的娇媚,盼夫时真挚的缱绻,因她的笑容而喜悦,因她的皱眉而心疼。白描和比兴的手法与诗本身巧妙地融为一体,不觉突兀,不觉露骨。会想象她踏过深苔时挤出的积水,守望在长风沙时被撩起的长发,轻轻滑过枯叶的手指,随风摇曳的芙蓉帐,丝帛上金丝银线绣成的鹧鸪。想象着她手捧着红丝砚,花烛下索诗篇,想象她春寒料峭透冰绡,香炉懒去烧……那些动人的场景,现代又有谁能恰心恰意地导演出来?

  从《唐诗三百首》领悟到的,既有那些诗人们孤苦愁郁的浅斟低吟,触动最深的,还是他们对这篇古老的神州大地的一腔热爱。书中赞也有,恨更多。然而,他们痛心疾首的愤恨,何尝又不是爱的表达。爱到至深,方为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一想到老泪纵横的少陵野老,不可抑止的悲恸,接踵而来。一个文人尚且如此,那么,有多少纵横杀场的战士身披甲胄,手持刀戟,以威震山河的气势誓死捍卫家园,以赤血肝胆化为战场尽头惨烈的夕阳,缓缓流入附近的那条长河,染红了中国的大地……

  战场之外,更是有一群淳朴的文人墨客,把自己的情怀,喷洒在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他们看着云展云舒,花开花落,温带特有的鲜明的季风气候,更是滋润了他们的生命意识,想到生命对于毁灭的抵抗。于是,他们怜红惜花,伤春悲秋,一遍遍重复着感时伤逝的节律。中流屹立,凌风凭虚,傲睨世俗中,又谦卑地臣服于自然。就这样,他们把自己的情怀最大化,隐蔽与深谷,啸歌于山林,他们依旧是我们心灵的知己。

  张中行先生说,诗是写人“幽微情感”的文字。这种情感,幽深而不生涩,微小而不轻浮。一切细腻,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仿佛一粒尘埃,也是含满了真情的表白。这真应了诗人布莱尔的一句话:“一粒沙中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堂。一手掌握无限大,永恒不比片刻长”。而一本薄薄的《唐诗三百首》,覆盖了多少的尘与沙,记载了多少个永恒的瞬间!

  每个人本是岁月一芥浮萍,漫漫历史长河,没人计较它的过往,它的留停。或许我们的才华情感不及他们,但是我们的心,却能跟着平平仄仄的节奏,追随他们的步伐,向他们慢慢靠拢。有人说人生就是一首诗,而《唐诗三百首》,大概就是潜伏在诗中的诗眼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