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回民是不吃猪肉的,但是猪肉是汉族人民很日常的食物,它能为人体提高大量的营养物质,滋补身体。猪肉的烹饪方法有很多,但是它也有一定的饮食禁忌,那么,吃猪肉有什么禁忌?吃猪肉有什么饮食注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猪肉禁忌搭配
(1)牛肉
猪肉和牛肉不共食的说法由来已久,《饮膳正要》指出:“猪肉不可与牛肉同食”。
这主要是从中医角度来考虑,一是从中医食物药性来看,猪肉酸冷、微寒,有滋腻阴寒之性,而牛肉则气味甘温,能补脾胃、壮腰脚,有安中益气之功。多吃牛肉少吃猪肉十大理由二者一温一寒,一补中脾胃,一冷腻虚人。性味有所抵触,故不宜同食。
(2)羊肝
中医云:“猪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闷。这主要是因为羊肝气味苦寒,补肝、明目,治肝风虚热。猪肉滋腻,入胃便作湿热,从食物药性讲,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气,与猪肉共同烹炒,则易生怪味,从烹饪角度讲看,亦不相宜。
(3)大豆
从现代营养学观点来看,豆类与猪肉不宜搭配,是因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与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形成复合物,而影响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还有就是因为豆类与瘦肉、鱼类等荤食中的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结合,从而干扰和降低人体对这些元素的吸收。故猪肉与黄豆不宜搭配,猪蹄炖黄豆是不合适的搭配。
(4)香菜
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与羊肉同吃相宜。芫荽辛温,耗气伤神。猪肉滋腻,助湿热而生痰。古书有记载:“凡肉有补,唯猪肉无补”。一耗气,一无补,故二者配食,对身体有损害。
2、猪肉怎么做好吃
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颈肉,呈条形,肥瘦相同,韧性强。适于做香酥肉、叉烧肉、肉馅等。
鹰嘴:位于血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前半部适于做酥肉,切肉丝、肉片,后半部适于做樱桃肉、过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哈利巴:位于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着扇形骨),质老筋多。适于焖、炖、酱、红烧等。
里脊:又称小里脊,位于腰子到分水骨之间的一长条肉,一头稍细,肉色发红。这块肉是猪瘦肉中最嫩的一块,适于熘、炒、炸等。
通脊:又称外脊,位于脊椎骨外与脊椎骨平行的一长条肉。肉色发白,肉质细嫩。适于滑熘、软炸及制茸泥等。
底板肉:位于后腿骨下部,紧贴臀部肉皮的一块长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质较老。适于做锅爆肉、清酱肉和切肉丝等。
三岔:位于胯骨与椎骨之间的一块三角形肉,肉质比较嫩。适于做熘、炒菜及切肉丝、肉片等。
臀尖:紧贴坐臀上的肉,浅红色,肉质细嫩。适于做肉丁、肉段及切肉丝、肉片等。
拳头肉:又称榔头肉,包着后腿棒子骨的瘦肉,圆形似拳头。肉质细嫩。适于切肉丝、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黄瓜肉:紧靠底板肉的一条长圆形内,形似黄瓜,质地较老,适于切肉丝。
腰窝:后腿下部前端与肚之间的一块瘦肉,肥瘦相连,肉层较薄。适于炖、焖、炒等。
罗脊肉:连着猪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面包一层脂皮。适于炖、焖或制馅。
五花肉:位于前腿后、后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间呈五花三层状,肋条部分较好称为上五花,又叫硬肋,没有肋条部分较差称为下五花,又叫软肋。上五花适于片白肉,下五花适于炖、焖及制馅。
肘子:南方称蹄膀,即腿肉。结缔组织多,质地硬韧,适于酱、焖、煮等。
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为瘦肉,但肉质较老,纤维较长,一般多作为白切肉或回锅肉用。
夹心肉:位于前腿上部,质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较强,适于制馅、做肉丸子。在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适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汤。
前排肉:又叫上脑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块肉,瘦肉中夹肥肉,肉质较嫩,适于作米粉肉、炖肉用。
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结缔组织多,均为泡泡状,肉质差,多熬油用。
弹子肉:位于后腿上,均为瘦肉,肉质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里脊肉用。
前排肉:又叫上脑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块肉,瘦肉中夹肥肉,肉质较嫩,适于作米粉肉、炖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