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九谛词释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1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6小时前

许敬庵的《九谛》与周海门的《九解》,围绕善恶观念展开讨论。《谛》一提到,经典如《易》、《书》、《大学》都强调善的重要性,而今却将无善无恶视为宗义,这与经传的传统观念相悖。《解》一解释,善恶是教化的基础,无善无恶意味着善恶无迹可寻,但教义并非相悖,而是互为补充,而非绝对对立。

《谛》二阐述宇宙中善恶对立,圣人以善恶为教化手段,认为善恶有别,赏罚分明。而《解》二强调,善恶之分是人为的,而非宇宙本质,真正的善是无对待的,善恶对立的说法有悖于性宗的领悟。

《谛》三强调人心的善性,认为善是人心的本源,而非无善无恶。《解》三则反驳,过于强调善字,偏离了无善无恶的真谛,太虚之心本无着落,不应再添加善的标签。

<谛》四讨论人性的本善和蔽于物欲,圣贤的教诲是返璞归真,而无善无恶的主张则阻碍了道德实践。《解》四解释,人性本善,清除物欲的遮蔽,才是真正的善,而非无善无恶的空谈。

《谛》五引用古圣贤的话,说明善恶观念对于社会教化的重要性,无善无恶论可能导致社会风气的混乱。《解》五强调,善恶的判断与人心的直道而行息息相关,不能简单抹杀。

《谛》六与《解》六讨论孔子的修为之道,认为无善无恶论是对孔子教导的误解,真正的修为是通过不断努力达到的。《谛》七引用《书》和先儒的观点,质疑无善论,认为善行始终存在。

最后,《谛》八和《解》八讨论王阳明的致良知理论,指出无善无恶之说可能偏离了《大学》的止至善之义。《谛》九提到龙溪王子的四无四有理论,引发争议,强调教化不应以玄言迷惑,而应根据听者的能力调整。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