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19:56
经典极谱分析法的测定范围通常在10^-3到10^-5摩尔每升(M),其在一般分析任务中能够与其他方法相媲美。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对于超纯物质和半导体材料的分析需求,对灵敏度的要求提高到了10^-8到10^-10 M。这促使科学家们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致力于提升极谱分析的灵敏度。
在这个研究热潮中,科学家们不断改进极谱仪技术。例如,1938年,示波极谱仪应运而生,它采用阴极射线示波仪来观察电解过程在电极表面的表现。随后,交流极谱仪、方波极谱仪和脉冲极谱仪等新型极谱设备相继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极谱分析的精度和灵敏度界限。
这些创新不仅满足了特定领域的分析需求,而且推动了整个极谱分析技术的进步,使得极谱法在更广泛的浓度范围下也能提供精确的测量结果。如今,极谱分析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高精度的分析工具,尤其是在微痕量物质检测方面,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极谱分析法诞生于1925年,但是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这一分析法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了。可以说,电化学在20世纪的发展中最大的成果就是极谱分析法。当前,极谱分析法的类型的日益增多,不仅在痕量组分的分析中得以广泛应用,在电化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上也成为一种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