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5:31
在恒温条件下,萧氏松茎象的卵和蛹的发育周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缩短。在28℃下,卵和蛹的发育时间最短,分别为11.4天和16.1天。在19℃至25℃的范围内,成虫的活动活跃,然而,当温度超过30℃,存活个体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成虫的活跃期主要集中在4、5、6月,7月开始大量死亡,8月野外几乎无成虫生存。
关于生态因素,学术界普遍认为,植被覆盖度与萧氏松茎象的发生有显著关联。唐艳龙等人通过在江西进行的45个标准地调查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影响其危害程度的关键环境因素是林下植被覆盖度,其次为枯枝落叶层厚度和杂草丛高。对于林分结构,混交林相对受害较轻;就林龄而言,李宗顺等人认为3年以下的湿地松和火炬松不受影响,而9至13年生树木受害较重,4至8年和14年以上的树木受害程度逐渐减缓,梁承丰的研究则发现3年生的马尾松也受到侵害,出现死树;林龄6至15年的林分受害最严重,3至6年的其次,16年以上的受害程度减轻。在坡位上,国外松的受害情况上坡大于下坡,而马尾松的情况则相反。关于海拔,李宗顺等人的研究和其他学者在不同区域的调查结果表明,海拔对萧氏松茎象的发生影响不明显。罗永松等人发现灌木层多样性指数与该虫害的发生无直接关系。
萧氏松茎象属鞘翅目、象虫科。分布在江西、湖南、广西、湖北、贵州、福建等6个省(区)为害严重。是危害湿地松、火炬松、华山松、马尾松等松科植物的重大钻蛀性森林害虫。以幼虫侵入树干基部或根颈部蛀害韧皮组织为害,严重的切断有机养分输送,导致树木死亡,且造成湿地松大量流脂,进而降低松脂产量。主要是以幼虫侵入树干基部或根颈部蛀害韧皮组织,严重时切断有机养份输送,导致树木死亡,其危害湿地松还造成大量流脂,进而降低松脂产量。不同的寄主其幼虫排出的粪便的形状、颜色以及残留的部位不同。湿地松上的排泄物稀酱状,紫红色或花白色,从根茎的地面上溢出或流淌在树皮的表面;而火炬松,马尾松上的排泄物呈粉状或条块状,白色或黄褐色。多落在树根茎处的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