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怎样的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5:0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7:42
学生,也叫学子,学生是一种身份的名词,具有学籍的人都统称学生;
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如医院、研究所)学习的人也称学生,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幼儿园学生、小学生、中学生、高等院校学生(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学就是学习,生是人的意思,学生,就是学习的人,学习的主体。词语出自《庄子·达生》
春秋时,《论语·先进》中用“弟子”代称“学生”。
战国时,开始用“学士”,称学生
东汉时,出现了“学徒”“生徒”“诸生”等词,均是“学生”之意、
唐代“学生”又称为“生员”。明清时,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名生员,文章中常称诸生。
北宋时,又把“学生”称“徒弟”。陈师道《胡士彦挽词二首》云:“徒弟三千子,声名四十春。”
其间,还有“从学”“艺徒”“儒生”“门徒”“书生”“门生”“晚生”“侍生”等,都是学生的别称。
明清的科举制度中,把考秀才的学生称为“儒童”“文童”“童生”。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秀士”。
自从班级授课制实行以后,开始用“学生”一词来泛指在学校肄业或在其他教育、研究机构学习的人。
可见“学生”一词曾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7:43
作为教师的你,真的“了解”学生吗
作为教师,极其重要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那么会影响着教师理念的重点就在于是否了解其中所涉及的三观:教育观、学生观以及教师观。作为教师最直接接触到的对象便是学生,那么今天我们着重的“了解”学生。
作为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观共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学生是发展的、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的意义的人。
关于“学生观”重在把握好每一条的考察角度。
首先学生是发展的人,三方面出题角度:(1)学生的身心是有规律的,分别为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例如:三年级学生小李语文成绩始终不过及格分数线,但老师仍然耐心。重视对该学生的教育,这就体现出该教师能够意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现在不好不代表以后不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所以作为教师要有一定正确的引导性,以及能够意识到学生正处于发展过程中,所以犯错误时再多难免的。所以一定要多加耐心,给予正确引导及良好影响。
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三方面出题角度:(1)学生是完整的人,主要表达看待学生时要整体性看待,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全部教育。(2)学生是独特的人,重在发挥学生的“闪光点”。例如,学生小明成绩落后、不爱学习对学习也没有信心,但酷爱篮球并篮球很好,针对小明同学班主任王老师任命小明为体育委员,逐步提升自信心,使其对学习也越来越自信。这便是体现了学生是独特的人,寻其闪光点,发挥其主动。(3)学生与*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所以教师要明确不要用*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最后,学生是具有意义的人,三方面体现(1)每个学生都是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主要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存在,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综上这三方面的表现主要把握教师在于学生交往或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帮助的主导地位,而学生才是具有主观能动的学习的主人以及由法律确定的多种权益,教师也应维护其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