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目注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5:1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21:30

天目山,古称浮玉山,在浙江临安北,分为东西两支,双峰雄峙,怪石密林。相传峰巅各有一池,左右相望,故称“天目”。山处于偏僻深远之地,姿态奇特,神貌古老,无法用言语描述。天目山下有双清庄,相传梁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读书参禅,双目失明后,用东西天目泉水洗眼后复明,故名双清庄。天目山多为陡直峻峭之山,处于深僻的山大多荒凉,稀少迂回曲折的妙趣,但山的神气容貌显得古老,高大的山很少能给人精巧灵便的感觉。石头又高又大,草木枯败,山多缺陷。满山有飞流直泻而下,其声淙淙。天目山中小庙虽然在深山狭谷、悬崖峭壁上,但建筑都是精美的,天刚亮时,整个大地都成了琉璃的海洋。云里露出的山头,像是浮萍,云的形状常常变化,各种变化出来的形状都不能持久,其景象非常奇特,明了云的各种各样的形状。天目山的头茶优于龙井,且清爽鲜美可口,远超过破塘笋,修心悟道,脱离人间烦恼的束缚,天目山上的寺名为幻住,绝顶和高峰、死关都是天目山上的地名。雨后连续好几天十分清朗,和尚们认为天晴是好兆头,所以都来庆贺。作者将要离开天目山,和尚们争着招待他。天目山是我们的一份,与我们有一些关系,不必过分谦虚或当面夸奖。天目山处于山顶,琉璃般光彩夺目,巨大高贵的眼睛,于是当面称赞。


扩展资料

选自《袁宏道集笺校》作者: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明代文学家。文学上反对当时“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主张文要出自真情。他与他的兄弟创造文学史上地位甚高的“*派”影响广泛。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