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散斑概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1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03:55

自激光技术诞生于19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当激光照射在物体表面时,会呈现出颗粒状的结构,即所谓的“激光散斑”。这种现象源自激光在粗糙表面的反射或通过不均匀介质时,其强度分布呈现出随机的图样。由于激光的高相干性,当光波从物体表面反射,各点的振动会在适当距离的观察点上形成相干。然而,由于表面粗糙度通常大于光波波长,导致各点子波到达观察点的相位分布随机,从而形成散斑的随机强度分布,呈现出颗粒状的视觉效果。

散斑现象并非新发现,早在牛顿时代,科学家们就观察到了恒星的闪烁现象,而行星的类似现象则不易察觉,这与星体空间相干性的差异有关。1877年,K.埃克斯纳在研究散射光干涉时,观察到了辐射状散斑,这源于光源的单色性不足。1914年,M.von劳厄的夫琅和费照片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结构的统计特性。

然而,对散斑现象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主要发生在激光技术兴起之后。激光作为理想的相干光源,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系统地研究散斑的统计性质,包括相干性和部分相干性、偏振和部分偏振等复杂情况。然而,散斑对相干成像系统来说是一种干扰,了系统的分辨率。早期,人们尝试减少散斑效应,但收效甚微。然而,近年来,散斑的特性被巧妙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